每日经济新闻

    张敬伟:应为人民币汇率设定风险红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05 00:30

    张敬伟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595,较前一交易日走低98个基点。

    7月3日早晨,在岸、离岸人民币一度双双跌破6.7大关。随后央行行长易纲、副行长兼外汇局局长潘功胜齐齐向市场“喊话”提振信心。午后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反弹,飙升约700点,至晚8点均收复6.65关口。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无须过度关注短期内的市场波动,在基本面、国际环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人民币依然有能力在合理均衡状态下保持基本稳定。

    市场担心人民币汇率并非空穴来风。据7月3日新京报消息,从6月19日开始,人民币连续下挫8天,直到7月2日微升至6.6157,而7月3日早晨,在岸、离岸人民币继续下调。

    人民币汇率的轨迹是“先升再平后挫”。年初到2月中旬对美元是升值,2月中旬到4月中旬是震荡调整,4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则呈下挫之势。

    首先美联储加息预期稳定。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稳健前行,美国经济的基本面继续向好,年内经济增长有望超过3%,美元后势依然强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篮子货币相关,但和美元的市场关联更强。美元走强,人民币走低逻辑犹在。

    第二是欧元的不确定性。虽然欧盟决定年底退出购债计划的“欧版QE”,但决定维持现有利率,凸显欧盟对经济复苏缺乏足够信心。意大利政局紊乱带来的“双脱欧”风险,也使市场存在做空欧元做多美元的避险心理。欧元的不确定性,推升美元走强。

    而从阿根廷和巴西到印度、印尼甚至土耳其,集体陷入股债汇“三杀”困局,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汇率保卫战,但效果并不好。除了内因,主要是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以及国际资本的趁势做空。

    此外,美国和全球主要经济体展开贸易乱战。美欧、美日、美加因美国加征钢铝关税而陷入贸易冲突。美国单挑世界,从某种程度上也让市场看到了美元的强势。

    多重市场因素叠加,美元一直走强。数据显示,自人民币4月中旬对美元下挫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累计下调3.3%。

    美元走强之势还会继续强化,人民币将继续面临调整压力。但人民币不会像印度、土耳其的货币那样孱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基本市场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是市场变化的真实反映。因此,理智的市场分析者,对人民币对美元的下调不会进行简单的线性分析,而是综合各种情况,作出理性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继续维持在中高速区间。这一区间可视为“稳增长”,也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条件,更可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让美元维持强势地位,中国经济稳增长则确保人民币汇率风险可控。

    二是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下挫主要是一揽子市场恐慌情绪感染所致,人民币汇率并未像大多数新兴市场那样出现“休克性”贬值。中国虽然属于新兴市场的一员,但从经济基本面、金融系统抗风险能力以及货币影响力方面,中国和人民币更像是处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中间经济体”。因此,人民币不会像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那样不堪一击。

    三是人民币经历过严苛的市场考验。国际投机资本多次利用人民币“两岸”利差做空牟利,但在和中国的较量中并没有占到便宜。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A股市场“千股跌停”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危机。结果是,中国不仅强化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而且加大了资本市场的开放力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变得更加开放。最终,人民币汇率兑现了向全世界的承诺,中国有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当时A股市场的动荡,也让美联储时任掌门人耶伦放缓加息步伐,使美联储进入“谨慎加息”节奏。这也说明,A股市场动荡和人民币汇率震荡,也会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四是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有通过多种手段管控人民币汇率的经验。而且从4月下旬人民币对美元下挫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尚处于风险可控状态。虽然美元持续走强,但和其他新兴市场不同的是,并未带来市场恐慌,也未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的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5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194亿美元,主要是企业、个人在汇率预期平稳的环境下,自主调节境内本外币资产的结果;境内企业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逆差74亿美元,较4月份缩小26%,其中,涉外外汇收支顺差26亿美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当然,人民币汇率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压力。尤其是在美国单边主义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笃定的形势下,中国还是要设定人民币对美元下挫的风险红线,防止人民币下调越线而出现市场恐慌。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务院再部署狠抓“最大民生” 按实名制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落实到人

    下一篇

    芯片巨头美光遭在华禁售 美概念股暴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