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虹蕾
“海信智慧家居产业的优势来源于技术基础的雄厚,任何一个产业成熟的背后,绝对不是热潮和同质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如果自身不掌握技术,很容易被赶超和迭代。”这是6月15日,在“相信改变,畅享未来”为主题的2018海信智慧战略发布会前,海信集团副总裁汤业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发出的感叹。
事实上,对于智慧家居这块大蛋糕,并非海信一家“盯上”。从2016年开始,各大传统家电厂商和互联网企业都在该领域进行一场跑马圈地的战役。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智慧家居市场也面临着标准难以统一、智能硬件碎片化等“痛点”。
海信也在市场中嗅到行业的风向,在此次发布会上,发布AI+信果、Hi-smart有线系统和聚好联平台。这意味着智慧家居各自为阵已成为过去式,海信将会打破智能家居行业壁垒,通过开放赋能的方式推动行业发展。
事实上,目前家电行业的主力企业相继发布智慧家居战略。
不仅有海信、海尔、三星、长虹、美的等传统家电企业在这一领域比拼,互联网企业小米、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纷纷推出智慧家居平台。
各大企业纷纷抢滩这一领域源于市场巨大的空间。全球最大市场调研机构之一的捷孚凯(GfK)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电视零售量占比已从2016年的51%升至59%,中国作为智能电视市场的领头羊,自2013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品牌进入和传统品牌不断跟进,其普及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达89%。
咨询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测》显示,到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的需求将超过智能手机的销量。2017年,全球消费者购买了6.63亿台智能家居设备,这一数字将在2023年增加到19.4亿。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目前我国市场上能够连接网络的智能家电增长速度均高达100%-300%,预计未来智能家电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行业的发展也让业界人士颇为关注,“不要盯着某一个产品的功能去看,产品的交互性也越来越重要。”提到海信及各大家电企业对于智慧家居的布局,中国家电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眼下家电行业的发展早已不是垂直的纵深发展,产品的交互性和个性化十分重要。
而在此次发布会上,海信推出的AI+信果则集语音交互、影像交互、感知交互和家庭智控中心为一体,能够为用户提供智慧家居生活交互无界的智能生活新体验。
“AI+信果作为海信智慧家居系统的高端旗舰产品,是智慧家居系统家庭信息处理、指令控制、设备联接的中心,是智能家居生活的HOUSE CPU。”海信智慧家居公司副总经理杨迎时表示。
此外,海信智慧家居公司总经理助理魏春杰对Hi-smart有线系统进行发布介绍,依托海信全品类家电优势,对KNX协议深入研究,Hi-smart有线系统形成多终端、多途径、多场景互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并涵盖1个网络中心+11个子系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按照业界的共识,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化的水平除了受传统家电行业的影响,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智能电网、互联网行业、三网融合以及物联网行业的发展。
然而,尽管当前我国智能家电的研发和投入风生水起。但由于标准不统一、物联网技术的限制,使得我国智能家电的产品形态主要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加上连网模块,缺乏不同类型产品之间的联网互动功能等行业痛点依然存在。
近年来,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切分智能家居这块诱人的“蛋糕”,但相伴而生的是企业“各自为政”、上下游资源聚合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海信智慧家居公司副总经理杨迎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智慧家居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家电企业很多,目前也有一些壁垒未能打破,尚处于一片混战的战国时代。此外,由于市场容量较大,市场中的智能硬件呈现碎片化状态,在用户整合方面有较高提升空间。
对于这样的现状,业界也从产业端和政策端进行相应的探索。
2017年11月8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持制定的、我国首个智能家电互联互通标准《智能家电云云互联互通标准》(T/CHEAA 0001-2017)正式出台,业界称有望打破不同品牌的智能化家电产品原本的孤立状态。
而海信推出的聚好联平台1.0或将是实现“破冰”的一大利器。作为国家级智能家居示范平台,聚好联以建设国内智能家居公共开放服务平台为目标,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技术的研发、聚合、应用,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建设全方位的赋能平台,为家电企业、家居企业、智能硬件制造商、个人开发者等提供覆盖终端产品智能化全过程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平台已具备千万级的设备接入能力,稳定性超过99.9%,实现了包括智能家电、无线智能家居设备、有线智能家居设备等共50余个品类,300余款设备,30余个品牌的设备接入。”青岛聚好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企业间的协同和平台的开放能力,家电企业在推动智慧家居时核心技术方面的掌握程度也备受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智能家电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仅为54件,到2015年上升到了504件,达到了历史最大值。2016以来,随着国内家电行业低迷,专利技术的申请也有所下降,2016年为437件,2017年为203件。
此前,奥维云网副总裁董敏也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家电市场的突围已经结束了规模扩张,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需求释放,将会成为主旋律,新旧技术的切换,会使得市场洗牌的几率变大,未来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在智慧家居领域深耕更大的市场。
对于这样的现状,汤业国也深有感触。“不要看到(智慧家居)今天有多么繁荣,关键看能不能把握住未来的增长(空间)。”汤业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任何一个产业成熟和发展的背后,都要看到“热潮”背后的价值,防止陷入同质化的风险,海信智慧家居产业的优势来源于技术基础的雄厚。如果自己不掌握技术,可能会在很小的领域落伍,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形成产业基础。
谈到海信智慧家居的优势,汤业国也有一门自己的“生意经”--海信全系列的家电产品、广阔的用户基础为智慧家居的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未来还能基于庞大的用户数据,人工智能基础分析需求,反向渗透产品,提供契合度更高的服务。
不过,汤业国也坦言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即便在产业界积累了雄厚的基础,但依然有海信没有涉足的领域和一些边缘的领域,而海信推出的一系类智慧家居层面的产品则能相互赋能,消除行业壁垒。
汤业国以计算机为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解释称,上世界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很多企业表面上看是计算机企业,实质上则是扮演者组装商的角色;而目前家电智能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相似的问题,由于行业体系庞大、各项标准未能完全统一,实现万物互联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海信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扮演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商的角色,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要重视和用户的有效互动。”张剑锋提醒道,除了注重技术,要结合用户的需要去思考,才能寻找更多的市场,让人工智能的红利昙花一现。
“在当前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海信坚持精品战略,致力于建设最稳定的云平台、卓越的系统架构,实现系统和产品极致的用户体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生活。”汤业国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