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押品扩容后MLF加量续作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06 23:10

    央行扩容MLF担保品范围并增量开展MLF操作能够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货币政策操作良好体现了“掌控好流动性尺度,助力去杠杆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考虑。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姚祥云    

    在6月1日宣布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的基础上,6月6日人民银行开展MLF操作4630亿元,中标利率为3.3%,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

    自4月25日央行降准置换MLF以来,5月MLF操作规模与到期规模等量。在6月1日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后,市场就在猜想央行会否增加MLF操作规模。不少观点认为,这与此前“降准置换MLF”的思路相悖,可能性不大。央行6月6日公开市场操作再次证明,市场猜错了。

    从这一操作变化中,市场人士的解读是,接下来降准的可能性大为下降。因为MLF操作与降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性,而且前者资金成本更高。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为3.3%,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则为1.6%,央行选用资金成本更高的操作工具,再次表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未有变化。

    操作手法灵活变化

    4月25日,央行降准置换MLF,央行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央行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对于这项操作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央行相关负责人特意强调,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MLF和其他公开市场操作一样,都是在央行与一级交易商之间开展的交易。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48家,而降准涉及机构数量远大于此。从本次央行选择增量投放MLF操作中不能发现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取向松动。

    因此,操作手法灵活变化,但细加考察后可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未打破,体现出了政策的协调性。总体来看,央行“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之间的平衡”的思路在近期的操作变化中愈加清晰地体现出来了。

    2018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指出,下一阶段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变化,加强政策协调,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

    对于接下来降准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的问题,从央行有关负责人在4月降准置换MLF答记者问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

    增量开展MLF效果一石多鸟

    近期以来,信用债违约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央行在扩容MLF担保品范围基础上开展MLF增量操作,业内指出,这有助于缓解目前信用债融资难的局面。

    MLF担保品扩容后,AA+、AA级公司信用债被纳入其中,而以前只接受最高等级的AAA级债券。

    关于扩大MLF担保品范围的主要考虑,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已指出,这有利于平等对待各类发债主体,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金融机构高等级债券不足的问题。

    6月6日,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再次明确,该操作是为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央行扩容MLF担保品范围并增量开展MLF操作能够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货币政策操作良好体现了“掌控好流动性尺度,助力去杠杆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考虑。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指出,央行公告称可抵押,但绝非信用债发生违约由央行兜底兑付。MLF所借流动性既有资金成本,也有归还期限。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陈冀认为,MLF更多的是一个种流动性调剂过渡的安排,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信用债一旦违约,配置该信用债的银行仍会遭受违约损失。可见该政策对未来一段时间信用债市场企稳有积极作用,但市场信用风险的改善还需视企业基本面改善的进度而定。

    撇开这些时点性的临时事件影响来看货币政策,则会得到更加清晰的图景。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此外还要兼顾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充分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标,其主要作用是熨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总需求波动,起到一定程度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自2011年起,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实施近7年。当前中国经济依然处于结构调整过程中,业内主流观点认为,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总体继续保持审慎和稳健,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出现经济短期过快下行,又不能过度放水,防止因货币供给过多产生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需要协调好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防风险等多目标之间的关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行卡网络盗刷该谁担责 最高法拟明确界定

    下一篇

    国航将开通成都-伦敦航线 往返仅需2600元起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