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资本青睐AI独角兽 商汤科技一个半月完成两轮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01 00:25

    5月31日,商汤科技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

    每经记者 张韵 实习生 张潇尹    每经编辑 赵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31日,国内知名人工智能(AI)平台公司商汤科技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目前,商汤科技总融资额超过16亿美元,最新估值超过45亿美元,成为全球总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公司。另外3家AI视觉领域的头部独角兽目前估值为:云从科技30亿美元、旷视25亿美元以及依图10亿美元。

    对此,商汤科技公关经理卜瑶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C+轮融资后,商汤科技会继续加大研发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更多资金将用于上下游链条的垂直整合,公司将利用所获融资开展更大规模的业务。

    外国投资机构比重增加

    商汤科技完成C+轮6.2亿美元融资,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

    据了解,此次融资由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参与,联合领投方包括厚朴投资、银湖投资、老虎基金、富达国际等,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自贸区基金、全明星投资基金等跟投,高通创投、保利资本、世茂集团等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

    事实上,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此前的历次融资也颇引人注意。2014年8月,公司获A轮数千万美元融资;2015年11月,获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2017年3月,公司宣布完成B轮4.1亿美元融资,创当时全球人工智能单笔融资最高纪录;2018年4月,公司宣布C轮融资6亿美元,此次融资也是一个半月后的第二次融资。

    有业内人士称,从商汤科技最新两轮的融资来看,不难发现外国投资机构比重正在增加,这或预示着商汤科技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商汤科技业务主要面向B端用户,最近一个多月,相继与上海申通地铁签约,落地交通出行场景;与成都市签约,落地“一带一路”区域总部,拓展西部市场;与阿里巴巴集团、香港科技园联合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实验室。

    《互联网进化论》作者刘峰对此分析称,商汤科技这种逐个签单的形式是面向B端的人工智能企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只要拥有好的技术,便能较好地实现盈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企业若只以单一领域的技术进行竞争,未来仍将面临压力,因此建立体系对人工智能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刘峰认为,人工智能企业应该更多地向“类大脑”看齐。

    互联网巨头竞争优势突出

    刘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人工智能行业是在互联网生态中发展起来的,很多人工智能企业实现的是对人脑某一功能的替代。比如科大讯飞实现的语音识别,替代的是听觉神经系统,而商汤科技在视觉处理上比较突出,替代的是视觉神经系统。

    “但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大多集中于语音视觉识别、专家知识库、机器人等某个单一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刘峰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聚焦单一功能的人工智能企业,今年以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提出“大脑计划”。阿里云的ET大脑构建城市智能中枢;腾讯云结合云计算、AI、大数据等各项技术推出“工业超级大脑”。此外,还有滴滴出行推出交通大脑等。

    刘峰表示,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掌握的海量数据和庞大的客户群优势,成体系地以“类大脑”的形式进行竞争,可以轻易替代视觉、听觉等某个单一领域。事实上,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已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这些聚焦单一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来说,同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或许会成为其生存策略之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退烧针柴胡注射液儿童被禁用 业内:上世纪末逐渐退出公立医院

    下一篇

    A股正式“入摩” 首批226股已被纳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