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方面称,将联合腾讯、高朋科技共同成立一家合资网络科技公司,万达商管集团总裁齐界担任新公司董事长,高朋科技CEO高峡出任新公司CEO。
每经记者 舒曼曼 每经编辑 宋思艰
成立一年多后,“命运多舛”的万达网科集团是回归还是重生,成为万达集团近半年来最被外界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经历了业务亏损和裁员的舆论风波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万达集团2017年工作报告中表达了他的态度,“网科集团暂不安排收入计划,上半年内因与世界级网络巨头战略合作,待落地再安排。”
5月30日,网科集团终于传来了“重磅”消息,而王健林口中的世界级网络巨头也浮出水面。万达方面称,将联合腾讯、高朋科技共同成立一家合资网络科技公司,万达商管集团总裁齐界担任新公司董事长,高朋科技CEO高峡出任新公司CEO。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新成立的合资公司股权比例也已明确,万达商管集团占股51%,腾讯占股42.48%,高朋占股6.52%。新公司董事长由万达商管集团总裁齐界担任,CEO由腾讯推荐的高朋CEO高峡担任。
新成立的网络科技公司明显整合了三家主体的优势资源。按照规划,公司将注入万达网科公司原飞凡等部分业务;腾讯将投入线上流量等优质资源;高朋融入电子发票等业务。
此次与腾讯合作,在业内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1月29日,腾讯联合苏宁、京东、融创入股万达商业。彼时,万达方面表示,腾讯将推进与万达旗下网络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同时,万达将保持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导权。
之所以在核心项目上掌握主导权,王健林有自己的想法。他曾强调“自主研发”,并表示,“不管网科与谁合作,我们自己应用软件的研发都不能停止,我们宁可每年少花点钱,把有前景的研发项目继续做下去,研究线上线下融合应用软件。”
而对于此次合作,万达方面反复提及的是线上线下流量,三方将通过各自“流量”实现价值共享。对于万达广场来说,可以通过微信等获得巨大线上流量,智慧升级万达广场,建立强大会员体系,提升企业整体价值;腾讯依托万达可获得海量线下流量和丰富场景,实现流量和技术落地,加快“智慧零售”战略推进,而高朋科技可以获得巨大业务流量。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万达目前已成功转型为商业运营商,而过去通过自建APP的方式来做电商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此次通过合资的方式与腾讯合作,主要是有了赋能工具,此次与腾讯的合作明显比“腾百万”的合作更简单。
在引入合作伙伴前,王健林也毫不避讳地公开表示,将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转型需要,并提出成立新网科公司,“战略合作者确定之后,再来确定业务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高朋科技为腾讯旗下科技公司,2月2日,高朋宣布获包括万达商业管理集团的新一轮数亿元融资协议,由此,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持有高朋3.46%的股份。
2016年10月,万达宣布成立万达网络科技集团,由原万达商业地产执行总裁曲德君担任集团总裁,按照王健林的规划,网科集团被赋予打造中国唯一的实业+互联网大型开放平台的战略定位。彼时,王健林对网科集团寄予厚望,而成立网科集团也被万达定义为“第四次转型”,飞凡信息公司、海鼎公司、网络数据中心、快钱支付公司、大数据征信公司和网络信贷公司全部注入网科集团。
对于万达网科业务模式的问题,王健林也曾认为,2017年是网科集团关键的一年。“所以要确保把今年任务完成,只要今年任务完成,明年整体盈利就靠谱了。”王健林曾在2016年工作总结中希望网科集团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按照王健林的规划,网科集团要力争2018年实现整体赢利,2020年利润过百亿,实现网科集团的整体上市,并给出网科集团未来五年的资金计划。
然而,网科集团的业务发展并没有达到王健林的预期,网科集团成立一年多以来,财务状况表现不佳,收入不断下滑。
目前,网科集团已经从大连万达集团的四大业务集团中消失,不再作为单独的业务集团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网科集团2016年收入41.9亿元,完成计划的103%;2017年网科集团收入58.6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2.58%,仅完成年初目标收入65亿元的90.1%。
王健林对网科集团业务的不满曾在2017年年会上多次表露出来,“要从实际效果出发,不玩概念,不烧大钱。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曲德君(万达网科集团总裁)太多的钱”。
在李成东看来,飞凡的战略定位是基于万达商业生态的需求,而忽略了用户需求。再加上商业模式模糊,操盘手多次变化导致团队不稳定,业务没有真正做起来,亏损严重。此次与腾讯合作能否成功,仍需业务落地后再观察。
王健林曾反思,“网科开发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有培育期,还不能马上被资本市场接受。此外,原来方向也有偏差,老想大规模来做,如果就为万达广场、旅游度假区研发,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