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东省公安厅推出20条新政,以推动山东目前正在进行的“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其中的最大一招是,“省级高层次人才”落户之后,全家都能直接落。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没完没了的“抢人大战”,又有新人入场——这次是山东,宣布人才落户之后全家都可以直接落。
但是,经过一天的发酵,城叔发现,大家除了对“抢人”的套路见多不怪了以外,更对落户之后的种种有了更多考虑。
比如说,高考。感受一下画风:
1
事情是这样的。
山东省公安厅昨天推出20条新政,以推动山东目前正在进行的“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这里面,当然不出意料地表示要放宽人才落户的门槛,包括:
取消省级高层次人才及其共同居住的父母、配偶、子女落户限制;
取消高校毕业生以及各类具有专业职称、技能等级人才的就业年限、社保年限、单位性质、居住场所限制;
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凭人社部门证明直接落户。
其中的最大一招,当然是第一条,“省级高层次人才”落户之后,全家都能直接落。
有山东朋友和城叔开玩笑说,这简直就是“一人跑腿,全家省心”;还有人笑言,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给家里做点贡献了”;当然,也有人从中读出了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
2
玩笑归玩笑,山东憋这一招,应该很久了。
山东省公安厅的这20条新政,是在名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宣布的,而这一系列发布会,早在3月1日就举行了第一场,重点在解读《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
一般来讲,地方政府举行“系列发布会”,意味着对一项工作高度重视,而之所以不能在一场会上说完,则是因为事项太多、重点太多,需要分布推进,或者分批次制造“热点”。
山东的关键词不难捕捉,新旧动能转换。这当然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涉及方方面面,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人才落户“零门槛”,只是让外界再次注意到,在省委书记刘家义自曝“家丑”后,山东确实在动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找找今年2月刘家义历数山东多个短板的万字讲稿(标题被冠以《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此处就不再赘述。
3
如果看物质条件,山东其实还不错。
2017年,山东GDP达到7.27万亿元,同比增长7.4%,总量位居广东和江苏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人均GDP达到72851元,增长6.5%,按年均汇率折算为首次突破1万美元。
人均1万美元,是公认的发达国家水平。照这个标准,山东全省进入发达地区行列。
另外,山东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为均衡,济南、青岛、烟台都有条件迎接蜂拥的人才。
为什么目前外界对山东的人才落户新政并不怎么兴奋呢?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肉眼可见的难题——高考。
众所周知,山东是高考大省,考生多、录取率低、省内名校不多……不仅是山东人自己知道考上一所好学校需要多努力,连外省人也知道身边的山东同学有多不容易。
撼泰山易,撼人心难。一位山东友人在解释自己不会回迁户口时说,“好不容易才逃出来,我不想儿子再走我的路。”
虽是一家之言,却是现实问题。比如人才落户之后,公共服务配套能不能跟得上?人口的大量激增,短期内是否会推高房价,长远一点能不能满足孩子上学?
应该说,这些关于未来生活的种种,都将影响人才的选择,影响他们的“归去来”。山东要做的,降低门槛还不够。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