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传统财险公司逐步退出航延险市场,彻底摆脱航延险的经营困境。对于航延险,业内认为这并不是一款能够持续经营的险种。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王可然
“过度竞争,靠天吃饭。”谈及航延险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慧择网副总经理蒋力用这八个字的评价。
2007年,航延险以独立的保险保障形式在南航官网上发售,作为该产品的参与设计者,蒋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的航延险并不做宣传,最早的初衷是为南航的购票体验提供增值服务,是作为一种正面感知的保险产品。”
十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看到这一市场空白,陆续进入航延险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的保险产品销售越来越火爆,航延险在2015年进入发展高峰。不过到现在,市面上单独做航延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已经所剩无几,航延险喧嚣之后归于平静。
对于近几年国内航延险的发展情况,一组来自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变化趋势:2015年,该平台上有10家保险公司销售单独航班延误险,保费收入300多万元;2016年这一数据降为5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0万元;到了2017年仅有1家保险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航延险市场主体的急剧下降。
近年来,不少传统财险公司逐步退出航延险市场,彻底摆脱航延险的经营困境。对于航延险,业内认为这并不是一款能够持续经营的险种。
航班延误在中国是一个社会热点,这决定了国内市场对航延险存在一定的社会需求。蒋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航班延误发生本身风险就比较高。“在航班延误高峰时期,一方面,是南方的台风登陆、长江流域大量的暴雨,造成中国整个南北航路被天气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几大枢纽机场,尤其是广州、深圳两地机场受天气影响非常大,这两地的机场占到中国的航班总数的30%以上,使得全国的航班都受到影响。”
此外,民用航路少,导致通过率低,以及中国民航的飞机机队规模扩增与航道容量不匹配也是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2016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客运航空公司平均航班正常率仅为76.76%。
不过,保险是否能够用来解决航班延误这一痛点,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疑问。回顾航延险发展的十年,消费者依然被航班延误所困扰、甚至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保险公司陷入恶性竞争、经营亏损,至今还陆续停止了产品销售。
目前,仍在推单独的航延险产品的保险公司所剩无几,获客为主要目的。航延险业务的创新空间还有多大?一位互联网保险公司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就目前而言,航班延误险是一个高度成熟的险种,它的成本杠杆已趋于平衡,因此,在符合监管的条件下,留给它的创新空间目前看也不太大。”
上述人士还指出:“并不排除市场上有时会短时间出现半小时延误险、一分钟延误险等新型产品,这类产品会提升消费体验,受到欢迎。”不过,该人士认为,它可能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利润,仅仅作为保险公司短时间的获客手段,难以长久发展。
中国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在2013年出现了“赏月险”等噱头类产品,这些打着保险创新名义的奇葩险种实质意义不大,却以博眼球的方式营销。在互联网保险创新浪潮下,作为一款具有典型场景的互联网保险,航延险逐渐受到保险公司关注。据了解,在航延险发展的高峰时期,至少20余家财险公司有相关业务。
“中国的互联网保险的便利,在于拥有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随着出行过程中,意外场景高频发生,用户将更多地考虑投保出行期间的人身、财产多重保障保险。而以前保险公司做的定价,对消费者则是一个不正确的引导。”蒋力表示。
由于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的情况存在极大差异,国外的航延险并未以碎片化的产品形式发展。蒋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外的航延险,通常是作为旅行保险的一部分。他表示:“在国外较为普通的保险产品,更多地解决的是基本民生问题,或者政府主导的医保、养老等基本的需求上。由于在公众保险理念的教育上很成熟,所以,不一定需要通过互联网保险来解决问题。”
“保险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完全不可预测的风险,包括身体状况、生老病死,因病致贫,救护、救灾等等。”在蒋力看来,如果互联网保险长期停留在航延险一类产品上,或者只将注意力放在消除行业痛点上,不符合保险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将此前单纯的航延险产品“打包”销售,附加责任包括意外身故、医疗费用、住院津贴、紧急救援服务等保障内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航延险,同时被“打包”进入组合产品的还包括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保险、身份证丢失损失保险、行李延误险等碎片化产品。
将航延险打包为“航延险+”的组合形式销售,从表面来看可以提高保费、降低风险,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引导消费者关注保险保障功能,而非单一风险的对赌。在业内看来,这也是未来航延险的发展趋势。
开心保保险董事长李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很多航延险会加入航意等保障责任,以后可能这样的附加责任会更多,以提高产品保障。航延险可能会成为更加趋向于定制化产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