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一季度IPO通过率同比腰斩!谁吃到了这块日渐缩小的“蛋糕”?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11 21:43

    据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统计,今年一季度IPO过会率仅为43.2%,而去年同期高达86.6%。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也跌至去年以来最低点,数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规模同比下滑超40%。那么,在“蛋糕”分量减少的情况下,哪些券商吃到了,哪些又吃得更多呢?

    每经记者 陈晨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今年一季度IPO审核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在支持“新经济”的倡导下,资本市场为此开辟了绿色通道;另一方面,经过过去一年加速审核消化排队之后,今年年初IPO审核整体趋缓趋严,不仅是上会企业数量大为缩减,就连过会率也大大降低,据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统计,今年一季度IPO过会率仅为43.2%,而去年同期高达86.6%。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也跌至去年以来最低点,数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规模同比下滑超40%。那么,在“蛋糕”分量减少的情况下,哪些券商吃到了,哪些又吃得更多呢?

    一季度IPO过会率仅43.2%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发审委共安排74家企业(实际涉及71家,有3家企业安排多次上会)上会,而去年同期为119家。

    具体来看,今年1月上会50家、2月12家、3月12家。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IPO上会企业数量达到498家,平均每月达到41家,而今年二、三月份的上会数量创下2016年末IPO审核提速后月度上会企业数量最低值,这么看来,进入2018年后IPO审核速度显然呈现放缓趋势。

    不过,上述还不是最致命的,更让拟IPO企业感到神经紧张的莫过于骤降的通过率水平。据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统计,上述74家上会企业,仅有32家通过,通过率仅为43.2%,而去年同期的通过率却高达86.6%。尽管如此,也需要看到的是今年来监管层频频喊话“新经济”,独角兽企业也在加速回归,今年一季度就有富士康、药明康德通过发审,尤其是富士康仅用36天就过会。

    总的来说,一季度拟IPO企业确实很受伤,不过同时受伤的还有辅导机构——保荐券商。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辅导企业上会数量最多的是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各辅导7家企业上会;其次是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辅导5家和4家企业上会。另外,中信建投、安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国金证券,也均辅导了3家企业上会。

    上述保荐券商虽然辅导上会企业数量靠前,但是多家通过率并不理想。上述8家券商中,通过率最高的是广发证券,通过率达80%,其次是中信建投、安信证券和中金公司,通过率均为66.7%,中信证券通过率为57.1%,而招商证券7过1,通过率仅有14.3%。但相比而言,海通证券和国金证券更为悲惨,全线被否。相反,浙商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虽然都仅辅导2家企业上会,结果却均为通过。

    过会企业净利润标准抬高

    另外,今年一季度拟IPO企业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特征,即终止审查企业数量大为增加,尤其是在2月23日发布了《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 后,更是让不少企业打起退堂鼓。

    根据证监会披露,今年前三月份,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2家、17家和41家,合计70家,而去年同期合计仅有18家,同比增长2.9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终止审查企业中有21家为新三板企业,占比三成,而去年一年终止审查的新三板公司仅为19家。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统计发现,业绩下滑是大部分新三板企业撤回材料的通病,其中至少有6家企业在去年上半年出现业绩下滑,尤其是天津天堰科技、湖南湘佳牧业等下滑比例在100%以上。

    对此安信证券新三板团队就表示,过去多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自身缺乏判断能力,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随波逐流,纷纷开展上市辅导,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大量新三板企业蜂拥参与IPO,势必造成IPO企业排队数量拥堵,加大IPO排队时间和成本。

    如此看来,业绩问题是发审委关注的重中之重。广证恒生统计显示,以2016年年报计算2017年每月过会的企业最小归母净利润规模发现,2017年的12个月中,每月过会企业的最小净利润规模从2600万元逐步上升至4600万元。若以2017年年报计算2018年一季度过会的32家企业则发现,最小净利润规模大幅提升,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月过会企业最小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800万元、12176万元以及15470万元。

    7家券商一季度首发承销收入过亿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与IPO审核情况相似的是,今年一季度新股发行上市也遭遇“冰点”,上市企业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都跌至去年以来最低点。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37家企业发行上市,不足去年同期(135家)的三分之一;募集资金398.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3%。

    同样,IPO发行上市数量和规模下滑,对于保荐券商而言最直接的就是承销保荐收入受到冲击。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仅有21家券商具有首发承销收入,是去年同期的一半。收入规模上,今年一季度21家券商合计17.4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5.57亿元,同比下滑近62%。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首发承销收入最高的是中信证券,达到2.55亿元,市场份额占到14.60%,是唯一一家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0%的券商。其次是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和国信证券,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市场份额占比均在7%以上。总体来看,上述7家公司合计首发收入为11.45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近66%。而2017年一季度,仅收入超过1亿元的就有17家,其中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更是超过4亿元。

    今年一季度券商首发承销收入:

    数据来源:Wind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视角 | 厦门“60条”对台湾青年说:来!

    下一篇

    前海旗隆没了!国民技术想哭:5个亿=8年净利何时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