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进入比特币行业的万物链联合创始人吕新浩认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项目都在去中心化、性能、安全性三点中间寻求某种平衡,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问题是不够模块化和标准化。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记者 张虹蕾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宋思艰
“有人曾经说过,美国的区块链,我们判断它是好和不好;中国的区块链,是判断它是真还是假。这个话我听了以后,我心里特别难受。”今日(3月29日),在一场区块链活动上,追梦者基金创始人朱波向《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发出上述感叹。
听到朱波这句话的还包括参加活动几百名的区块链从业、创业者、研究者。从9点到18点,这场探讨区块链行业的活动基本座无虚席,足见人们对于区块链的热情。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最大的瓶颈就是人们的心智和认知。在一些人踏踏实实探索技术的同时,也有人借助区块链的概念搞噱头,业界需要思考的是要将区块链从“真假难辨”的阶段推向“区分好坏”的阶段。
相比于此前的颠覆、变革等关键词,区块链的讨论似乎渐渐趋于理性。
币威创始人伍星表示,他不认为区块链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区块链本身就是底层存储结构,该存储结构出现了包括以太坊的多个平台,增加了更多功能,形成现在的繁荣的区块链生态。
2013年进入比特币行业的万物链联合创始人吕新浩认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项目都在去中心化、性能、安全性三点中间寻求某种平衡,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问题是不够模块化和标准化。
未来资本合伙人黄韬表认为,从传统VC的角度来看,现在很多项目一上来就在想怎么去中心化,但这种行为太绝对了,现在更应该回归到底层和研发,比如有多少开发人员、多少可行的技术。
除了对于去中心化的关注,业界的共识之一是:公有链是未来区块链发展的一大趋势。早期就进行过比特币的开发的创世资本CTO张焱瑞表示,未来公有链的发展,应该是基于底层的技术链,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条公有链,记录包括信用、征信、医疗之类的内容,这将是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方向。
“短期看资金、中期应用落地、最终看技术突破。”对于公有链的进化和竞争,U Network创始人严肃表示,眼下,所有的公链基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能够进入大家日常生活找到真正落地场景的才是成功的公有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技术层面的探讨,更多人的关注则在认知层面。
“很多人都在问我,区块链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升认知十分关键。”一位区块链从业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这一点上,Trinity创始人李一灵也有充分的认识。在他看来,区块链实现价值来自于共识。共识不是“韭菜”的共识,甚至不是一般机构投资者的共识,而是技术人员、创业者的共识。在作出决策之前,每一环节的人都能思考系统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有没有商业前景和网络效益,很多项目和探索就不会耽误时间。
朱波表示,其实互联网也经历过4~5年的沉默期,一直到移动互联网兴起,才慢慢有了很多增值业务和收费,而区块链的周期会比互联网爆发的时间周期要短。
在朱波看来,除了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最大的瓶颈就是人们的心智和认知。在一些人踏踏实实探索技术的同时,也有人借助区块链的概念搞噱头,业界需要思考的是要将区块链从“真假难辨”的阶段推向“区分好坏”阶段。
李一灵提醒称,要在这个行业里深耕,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更重要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把行业看得更清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