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晃 谢孟欢 每经编辑 赵 桥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 图片来源:IC
每经记者 李晃 谢孟欢 每经编辑 赵 桥
“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创业史累积而成的。一串串积功兴业的足迹,一个个改天换地的壮举,开拓出历史前行的宽阔航道,演绎出社会变迁的恢宏旋律。”
城市的发展亦如此,“再创业”能让城市前行的道路拓宽、目标明晰,新的城市规划便是城市“再创业”的体现。
2月27日,在成都市两会现场,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初步方案提交大会讨论审议。
将城市总规讨论纳入地方两会议程,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家积极建言,正是民生民愿的充分体现,这样的总规,能最大程度凝聚民智民力,引领新时代下成都的城市发展。
新的总规也科学确定了成都战略定位: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好的规划决定着城市进一步跃升的可能、奋斗的方向。
从规划全球最长的绿道体系到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从成渝相向而行到城市群联动发展,无不彰显成都这座城市的长远考虑和国际视野。
天府芙蓉园健身步道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指导时,来到了天府新区并做出重要指示,点出了成都在城市规划的方向。
“目标就是要把城市放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把组团镶嵌在绿地当中,达成城绿相融的空间格局形态。走出家门、踏出办公区,就是公园、绿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天府新区总规划师匡晓明如是表示,早在规划之初,“持续发展”的理念便已扎根深入,“绿色”也将成为成都最优质的资源。
公园城市是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相辉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成都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目标,让抬头望蓝天,俯身见碧水,推窗是绿景的绿色生态生活成为成都特质,“这符合成都的城市气质。”
定位可持续、立足生态、站位国际,成都的“高起点布局”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都的长远考虑和国际眼光。
从世界城市发展经验来看,打造“绿色”是塑造城市形态,提升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城市形态的改变也会带来更长远的效益。大规模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会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也是纽约现如今独特的竞争优势,众多500强企业总部设立于此。
当前,“绿色”目标既定,成都已经开始落实,一条条城市绿道正串起成都的城市形态脉络。沿步道赏花,踏晨光锻炼,展悠闲社交,绿道不仅是对理想城市形态的承载,更是城市规划中的浓墨一笔。
具体而言,天府绿道将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五级绿化体系,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目前世界上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总计16930公里,天府绿道是城市最优质的生态资产。
“绿道作为重要的开敞空间,将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并实现更多城市功能叠加。”美国规划协会秘书长苏解放如是表示。
2月27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指着成都总体规划的“绿色”感叹到,“这是成都本次规划中最亮的一点”。
不变,孕育出了两千多年天府之国的文化魅力;变,则需打破山的隔绝,使新神鸟振翅高飞。
在过往组织生产方式逐渐落后,新旧动能亟待转换的情况下,“大城市病”日益凸显,需要一个跨越式的构想,来帮助这座千年之城再次打开局面。
于是,翻越龙泉山,由“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广阔,“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成都,正积极探索、重构永续发展的新空间,这是一座千年之城的新局。
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成都就明确以“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紧接着,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三座新城管委会相继挂牌,为成都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按下快进键。
打破原有格局,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奋斗实干的精神。跨越龙泉山的新城如何建设?
作为成都“东进”战略的重要阵地,也是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空港新城的建设工作开展正如火如荼。
2月8日,离春节只有7天,记者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委会门口,记者看到的不是岁末将至的清闲,而是工作大厅里纷纷埋头伏案的紧张氛围,以及会议室里匆忙穿梭着的身影。
“今年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感觉到快过年的气氛,工作节奏真的很快。2017年是空港元年,在此之前这里是‘一张白纸’。”在空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落实规划要抓紧。
作为空港新城规划人员之一,同时也是别人口中的“拓荒牛”、“第一代空港人”,他表示在新城规划、建设中遇到过许多困难。
“从规划建设角度看,这是一个多边的工程,其中,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基本在同步进行,所以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连轴转,可以说在‘拼智力、拼毅力、拼效力’精神的影响下,很多办公室晚上都是灯火通明,就在这间办公室,我起码熬过3个通宵以上。”
据该负责人介绍,空港新城已引进奥体城、“云锦天府”等项目,其中“云锦天府”项目将致力于打造成都市特大型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和空港新城重要发展引擎。
白纸画图,开头总不易,但空港新城的建设成果已通过数据体现出来。目前,空港新城已签约项目50个,协议总投资超2600亿元;而作为成都东进的另外两大阵地,截至去年底,简州新城已签约、洽谈、储备重大产业和功能项目40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淮州新城西南部,成都(金堂)通用航空产业园已引进十多家相关企业……
成都,正以千年之变破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也让这座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塑造出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如今“成都蓝”天数越来越多,图为在IFS楼下写生的学生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空间战略的变局、规划理念的革新,牵动的是一盘更大的棋局:东进,某种意义上说,是撬动成渝相向发展的支点。
成都在新一轮总规中也明确提到,要加快成渝相向发展,重点推进形成长度240公里的龙泉山东侧产业发展走廊,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增长极。
“要从根本上打破单中心摊大饼式布局模式,重塑空间结构。”在李晓江的眼里,“东进”是破解成都空间发展的关键。
身在东进这盘大棋局中,作为“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上述空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早已深谙成都的“再创业”即是成渝相向发展的一大机遇,他说,“翻越龙泉山,纵观整个东进,其实正是成渝相向发展的支点。”
正如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所总结,对成渝城市群来说,成都和重庆是两个核心城市,要体现区域协调发展新内涵,要实现城市群发展的内部和谐,需要成渝相向而行。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座城市的相向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两地的资源整合。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看来,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便是很好的例子,“渝西地区便是川渝、成渝相向发展的重要接壤地。”
而据刘旗透露,重庆正尝试以市场化的方式搭建国际化旅游平台,“一旦市场化之后,就打破了地域界限。”刘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昆明等各城市都可以加入平台。
然而,“成渝相向发展”远不是最终目的,成都有着更为深远的雄心:成渝合作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分工协作;要更好地发挥成、渝两地政府的作用,放大城市群的共同利益;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冯奎看来,成渝相向、成渝城市群的打造应有着力点。
当前,中国已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成渝城市群将迎来大机遇。
“在西部打造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对于改变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意义重大。”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看来,成渝城市群,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为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成都已定下“三步走”迈向世界城市的目标: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