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域自身特色,重庆旅游的发展还将“外延”,刘旗表示,重庆旅游今年开始,将重心转向“国际化”,尝试以市场化方式搭建“国际旅游平台”。
每经编辑 余蕊均 谢孟欢
每经记者 余蕊均 谢孟欢 北京全国两会现场报道 每经编辑 赵桥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正迎来开放机遇。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在驻地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采访。他表示,重庆旅游今年开始将重心转向“国际化”,尝试搭建市场化的“国际旅游平台”,“聚焦国际化,这是战略重点的转移。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特殊区位优势,做实做靓‘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过去一年,重庆旅游建设力度加大、旅游收入增长25%。在此基础上,重庆提出,加大力度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43大项目、1704亿元投资额,去年11月14日,在重庆重大旅游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两项亮眼的数据,显示出重庆旅游的潜力。
就在这批项目签订的前一个月,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城市旅游影响数据显示,重庆以旅游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位列全球发展最快的10个旅游城市榜首。
据刘旗介绍,当前,重庆正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特殊区位优势,以做实做靓“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重点,构建大旅游格局。
具体而言,重庆市内各个区域强调协调发展,突出自身特色。“比如主城区九区,基本是纯城镇常住人口,这个区域着重发展都市旅游;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个板块主要做康养和民俗文化;渝东北地区就围绕长江三峡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渝西则主要是川渝、成渝相向的重要接壤地。”刘旗介绍道,重庆当前从主城区、渝东南、渝东北、渝西四个板块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做出当地的自身特色。
在此背景下,重庆的旅游数据也颇为亮眼。《重庆日报》、携程集团联合发布《2017年重庆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重庆接待游客5.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5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4亿美元,分别增长13%和15%。
除了地域自身特色,重庆旅游的发展还将“外延”,刘旗表示,重庆旅游今年开始,将重心转向“国际化”,尝试以市场化方式搭建“国际旅游平台”。
“聚焦国际化是战略重点的转移,我们正在尝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搭建国际旅游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刘旗说,成都、昆明、贵阳等各地的旅游资源都可以进入,一旦市场化之后,就打破了地域界限。就像马云在杭州搭建的淘宝一样,不只是杭州人民受益,而是全国人民都受益了,甚至全球人都受益。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家乐、民宿、体验式农业等产业形态的兴起,让乡村旅游成为热门,十足吸睛。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然而,在乡村旅游热的背后,不少问题也随之曝出,农家乐高价宰客、性价比低,乡村生态破坏,多地恶性竞争……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状态下,也亟待规范。
刘旗表示,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开发无序,管理无序,乡村旅游成了就像区块链一样的热概念”。
如何规避问题?“热产业需要冷思考,才能避免‘过热’带来发展上的弊端。”刘旗表示,当前乡村旅游开发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任何发展过程都要“交学费”,而未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在。“在本次两会,我的提案就针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解决问题。”刘旗说。
刘旗进一步说,规范化发展,防止乡村旅游破坏性、重复化过度开发极其重要。
(实习生黄名扬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