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陈俊杰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陈俊杰
作为紫光集团“从芯到云”的纽带,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存储)成立半年来鲜有消息,直到3月1日下午首次公开亮相,并推出高性能闪存系列产品,称“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闪存产品可以满足各类存储应用需求”。
紫光集团近年来因在存储领域频繁并购扩张引外界注意。“存储产业的上游产品技术完全掌握在少数几家海外巨头手中。紫光将致力于做这些巨头们的平衡者。”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CEO齐联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品将与国际巨头直面竞争,但紫光存储高管强调其“平衡者”的角色,显然,目前国内存储行业还难以与巨头直言抗衡,竞争与合作关系微妙。
3D NAND市场受巨头青睐
公开信息显示,紫光存储由我国台湾地区有DRAM教父之称的高启全任董事长,于2017年8月成立。据齐联在3月1日的新品发布会上介绍,紫光存储定位为全面的闪存产品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业务包括设计、制造、封测等。
紫光存储此次推出的是基于3D NAND的全线存储产品,面向中高端手机、平板电脑、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领域。“本次紫光存储推出全系列高性能闪存模组部件产品,标志着我们(紫光集团)完整的存储产业链条基本搭建成型。”齐联在发布会上表示。
齐联介绍,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已于去年底完成32层3D NAND闪存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制造工艺的研发,同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新华三集团和紫光西数也已于去年推出了自主品牌的全闪存存储系统。
一位参会的存储行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评价,紫光存储此次发布产品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据发布会披露的信息,紫光存储此次推出的是基于3D NAND的产品,而目前国际巨头争相研发并推出3D NAND产品。
国际巨头急于对3D NAND产品市场的占领,还被认为是此前存储芯片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信达证券分析称,“各大厂商逐步由2D NAND向3D NAND转型,但由于3D NAND扩产时间周期较长,导致当前产能有所下降”。
市场亦担心随着各大国际巨头对3D NAND不断加大投入,致使该闪存产品出现过剩风险。而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则指出,产品过剩风险对上市公司等对利润有更严苛要求的企业更为重要,对紫光集团而言,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更加重要,“产品如果输了,产能压在自己身上,压力会很大”。
紫光集团的竞合“平衡术”
“存储产业虽是信息电子行业的细分领域,却有着无比巨大的体量和持续的高速成长性。但目前,这个产业的上游产品技术完全掌握在少数几家海外巨头手中。紫光将致力于做这些巨头们的平衡者。”齐联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
“在今天之前的中国存储品牌当中,有很多我们国内的企业,但是他们要不就有一定产品的局限性,要么是规模上还不太大,紫光存储虽然新加入行业,但是希望能够做到比较大的规模,逐步提高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齐联表示。
虽然高端智能手机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汽车、智能家居等新的领域又带来了新的市场容量。紫光存储成立仅半年就推出全线新品,对市场份额增长显得野心勃勃,不过,在表达对抗国际巨头时特别选取了“平衡者”。
值得一提的是,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2016年就曾提出紫光集团在国际上的“平衡者”角色。据媒体报道称,赵伟国提出紫光集团希望在存储芯片领域成为三星的平衡者。
这与目前存储产业国际上的竞合关系不无联系。在3D NAND领域,三星与英特尔正争夺霸主地位,近日,英特尔和美光宣布,停止合作开发下一代3D NAND内存,二者的合作将在2019年终止。《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称紫光集团被认为将成为英特尔新的合作对象。亦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英特尔与紫光集团“走得很近”,不过目前并未有当事方证实。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