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政府工作报告》交答卷 就业降税减费等量化指标超额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3-01 23:17

    3月1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通过中国政府网公布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6项指标均达预期目标,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成最大看点。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城镇新增就业、减少企业税负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国内生产总耗能等指标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每经编辑 张怀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毕陆名

    3月1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通过中国政府网公布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6项指标均达预期目标,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成最大看点。

    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城镇新增就业、减少企业税负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国内生产总耗能等指标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全国两会前夕,政府都会公布上一年任务指标的落实情况,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勇于在阳光下工作的工作风格和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从指标落实情况来看,36项指标均达预期目标实属不易,为今年搭建了更高的起点。”

    城镇新增就业创新高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不仅数量在逐渐增多,落实情况也一年比一年好。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共列出了25项指标,最终24项达到预期目标。2016年一共列出了32项指标,最终均达预期。而2017年更是列出了36项指标,最终仍然交出了一份36项指标均达预期的精彩答卷。

    在36项指标当中,就业始终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据统计,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为1100万人,而实际完成情况是13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预期目标是控制在4.5%以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312万人,失业率为4.05%;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314万人,失业率为4.02%。但2017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

    竹立家认为,主要就业指标能够处于合理空间,主要归功于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降低城镇失业率作出重要贡献。”

    除了就业领域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外,国内生产总值同样超额完成预定目标,达到6.9%。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为七年来首次回升。

    有业内人士分析,2017年GDP增速以6.9%平稳收官,在投资和消费保持相对平稳之际,主要得益于外贸带来的正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金融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企稳反弹,这表明当前实体经济稳中向好,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加。”

    去年CPI重返“1时代”

    我国经济增长得益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共同作用,而随着消费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已经平稳控制在3%以内,继2016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以后,2017年CPI重返“1时代”,涨幅为1.6%。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2016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2017年全年,我国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较低,从2017年2月以来食品价格一直负增长。全年气候相对平稳,蔬菜粮食供应充足,因此食品价格保持低位。非食品价格CPI也走势平稳,全年平均上涨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重新返回“1时代”,不仅完成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目标,更为控制通胀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物价低位运行,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那么,2018年的物价又会呈现怎样的态势呢?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从全球来看,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也在低位运行,输入性通胀对中国影响减少,而且,随着中国货币发行速度减缓,预计低通胀的状态将长期维持,2018年物价涨幅也将大概率低于2%。

    而连平则表示,今年CPI在2017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同比涨幅可能有所上升,但在整体需求平稳、货币环境收紧的大背景下,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预计CPI同比涨幅在2%左右。物价不是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央行规范资本补充债券发行 银行资本补充工具迎来扩充机遇

    下一篇

    恶性竞争致水务、垃圾焚烧项目收益腰斩 工商联拟提案遏制企业不规范行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