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段思瑶
每经实习记者 段思瑶 每经记者 赵成 每经编辑 杨翼
在撬开了戴姆勒大门后,吉利似乎并没有撬开戴姆勒的心。
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集团)宣布拿下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以下简称戴姆勒)9.69%股份。这意味着,若相关审批完成,吉利将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有望在戴姆勒董事会获得席位,进而也有希望进入戴姆勒监事会。
对此,外界进一步解读为,吉利有可能利用最大股东身份进一步获得在戴姆勒内部的话语权。
2月26日,吉利汽车(00175,HK)又一次针对此事发公告称,公司并非吉利控股收购戴姆勒的订约方,且就该收购而言并无与吉利控股合作。同时称,公司不排除将来寻求与吉利控股及戴姆勒潜在合作机会的可能性。可见,吉利是否能在董事会或监事会里取得席位,将成为吉利采取下一步合作的关键。
不过,进入戴姆勒监事会的道路,李书福可能会走得并不容易。
据《德国商报》报道称,戴姆勒将寻求阻碍吉利获得公司监事会席位的方法。2月26日,《德国商报》刊发《梅赛德斯- 奔驰制造商担心新的活跃中国投资者》一文,文中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戴姆勒对吉利进入监事会的“恐慌”——“这是一只友善的熊吗?戴姆勒想知道”。
该文称,戴姆勒担心其新大股东李书福是现代的亨利·福特,而其高管们则担心吉利可能会干预管理或窃取战略信息。
据了解,德国的上市公司采取监事会+管理委员会的二元管理结构,监事会虽然不参与公司具体日常管理,但有任免董事会成员并决定董事报酬的权力,同时对董事会拥有一定的领导权,董事会实则为公司的经营执行机关。
反对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戴姆勒,德国官方也在对吉利入股戴姆勒做斟酌。
据路透社2月27日援引德国《斯图加特报》称,德国经济部长吉普理斯(Brigitte Zypries)公开表示,”德国政府将仔细审查中国吉利汽车购买价值90亿美元的戴姆勒股权的决定,如果有一名竞争对手公司的代表在戴姆勒监事会中占一个席位,那可能会带来问题。”
李书福到底最终能否进入戴姆勒监事会,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纵观吉利收购沃尔沃这8年来的发展,吉利进入戴姆勒监事会也不是没有可能。
2010年,吉利出资18亿美元收购处于困境中的沃尔沃汽车,遭到一些质疑,他们怀疑当时在海外知名度很低的吉利汽车能否挽救沃尔沃汽车。
虽然当时吉利作为沃尔沃汽车的100%控股股东,拥有后者的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但实际上,吉利汽车仅获准使用三项沃尔沃的淘汰技术,包括中型汽车平台、汽车内部空气质量技术以及安全领域技术。
除技术方面的限制外,在并购初期,在沃尔沃汽车董事会的决策机制中,吉利的话语权也并不占优势,李书福经常只能通过公开矛盾的方式,向沃尔沃汽车管理层施压使其重视中国市场需求。在此后几年间,李书福更换了一批沃尔沃汽车的管理层,如2012年10月,更换了全球CEO兼总裁,由独立董事萨缪尔森取代了雅各布;此后,又更换了沃尔沃汽车中国区的头号人物,由拉尔斯·邓取代沈晖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到今天,当初被福特“抛弃”的沃尔沃汽车已今非昔比。收购之前的2008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仅为37.43万辆,同比下降10.6%,税前亏损额高达17亿美元。而到2017年,财报显示,沃尔沃汽车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41亿瑞典克朗(约合16.92亿美元),营业额达到2109亿瑞典克朗(约合253.08亿美元)。
李书福曾公开透露了沃尔沃成功转型的秘密:即并购后5年,吉利控股集团对沃尔沃汽车的研发投入达到110亿美元,推动沃尔沃汽车在设计、研发以及营销上发力,才使得沃尔沃汽车实现连续的盈利,2015年盈利达到了66亿瑞典克朗(约合7.92亿美元)。
随着沃尔沃的盈利,包括瑞典政府和沃尔沃对吉利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转变。2017年6月,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亲自到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了解吉利欧洲研发中心(CEVT)打造的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的同时,双方又完成了在哥德堡筹建吉利欧洲创新中心的合作签约。
与此同时,在全资收购沃尔沃乘用车业务的基础上,2017年12月,吉利汽车又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 Capital手中收购了其持有的沃尔沃集团(AB Volvo)8847万股的A股股票和7877万股的B股股票。项目交割后,吉利控股将拥有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其第一大持股股东,并拥有15.6%的投票权。
从吉利与沃尔沃8年的“婚姻生活”来看,纵使目前德国业内对吉利进入戴姆勒监事会一事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但保不准两家企业哪天就又复制了当年吉利和沃尔沃的“情路”历程。根据最新消息,当地时间2月27日,德国经济部长Zypries会见了李书福,双方进行了交谈。同时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我们欢迎来自中国好的投资。”可见,李书福正在试图减少吉利进入戴姆勒监事会的阻力,增加德国业内对吉利的信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