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预计2018年GDP增长6.5% 全年通胀水平温和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1-19 00:2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毕陆名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那么,2018年我国GDP增速、对外贸易以及通胀等宏观经济数据又将如何呢?对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

    GDP将维持6.5%增长目标

    NBD:2017年经济数据超各界预期,高于2017年初定下的6.5%左右的目标,对于2018年的经济增长情况,您如何判断?

    丁爽:对于2018年的经济增长,我们维持预测在6.5%不变,较2017年6.9%的增速小幅放缓。原因在于短期内经济增长可能面临阻力,比如随着补库存周期接近尾声、房地产降温措施使得住宅销售和新楼盘建设受到影响,投资或进一步减速,住宅相关类商品零售也同样遭受冲击。

    此外,由于政府降低杠杆率,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并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因此政策宽松程度或减弱。同时,我们预计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比例将持续超过三分之二,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较小但仍为正数。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政府可能维持增长目标在6.5%左右不变,目前政府部门并未就长期愿景设立增长目标,但政府工作仍需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短期目标,我们测算未来3年年均增长6.3%即可满足要求。

    预计出口增长7%

    NBD:我们注意到,2017年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之一。201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18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03亿元,增长18.7%。进出口相抵,顺差28716亿元。您对2018年的贸易情况如何看待?

    丁爽:我们预测2018年出口增长7%,未来两年内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仍位于1%~2%的范围内。中美贸易争端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增长幅度放缓,若服务业贸易赤字延续扩大趋势,将抵消经常项目顺差积累的优势。

    过去25年中国经常项目一直保持顺差态势,然而,仍存在一些消极因素,考虑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出口遭遇打击将伴随进口下滑,中国可能减少从美国进口的规模。

    食品通胀或将达3.5%

    NBD:201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而PPI由2016年下降1.4%转为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您对2018年的通胀形势是如何预判的?

    丁爽:我们维持有别于市场共识的观点,即2018全年CPI或将由2017年的1.6%显著升至2.7%。这一上升主要原因在于食品通胀走高,2017年食品价格出现通缩(约1.4%),这是一个罕见的现象。近期数据表明食品价格经历2017年初大幅下降后已恢复常态。

    从历史数据上看,食品价格与原油价格一直高度相关,部分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更趋能源密集型,并且油价上涨会推动生物能源的使用(需消耗食物)。我们预计2018年多数时间内布伦特原油将保持在60~65美元/桶范围内,同时平均油价较2017年将高出约15%。因此我们估计2018年食品通胀或将达到3.5%。

    而PPI方面,2017年PPI平均达6.3%,我们预计2018年PPI将缓和。从目前来看,上游投入价格已开始影响到下游消费者价格,如快递包裹投送、酒类制造等行业近几个月均遭遇价格上涨。

    负债率升势将进一步放缓

    NBD:按照部署,三大攻坚战的目标是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包括着力降低企业负债率,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等方面,您认为未来几年在降杠杆方面进展如何?

    丁爽:防范和化解主要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焦点在于有效抑制宏观经济杠杆水平(总体债务占GDP的比例),引导金融资源远离投机交易(如投机性炒房)并流向实体经济,同时打击金融犯罪活动。

    目前,中国在降杠杆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我们估计2017年底总体债务占GDP的比例约达270%,企业和家庭部门是2017年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而政府和金融业负债比率趋于平缓。鉴于2016年总体债务占GDP的比例上升约1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2017年取得了重大改善。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去杠杆将缓步推进,同时负债率(债务余额/GDP)升势将进一步放缓。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信贷增长需略快于名义GDP增长以便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2018制造业投资有望好转 房地产市场恐小幅降温

    下一篇

    2017房地产投资增速超预期 12月份房屋销售面积创单月历史新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