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LED芯片价格长达两年的稳定和小幅上涨趋势宣告结束,发生两年来第一次降价的事件。LEDinside资深分析师余彬表示,“我不认为四季度芯片的降价属于价格战,它只是一个正常的降价。”
每经编辑 莫淑婷
LEDinside研究协理储于超在演讲
每经记者 莫淑婷 深圳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姚治宇
随着LED市场回暖,近一年来,多个LED芯片厂商均在积极扩张产能,以争夺更大的市场话语权。随着新产能的释放,近期LED芯片价格长达两年的稳定和小幅上涨趋势宣告结束,发生两年来第一次降价的事件。
降价是否意味着整体产能供需出现反转?LED市场供过于求的危机是否再度浮现?后续LED芯片价格是否持续下降?上述问题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12月21日下午,由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和中国LED网联合举办的2018 LED行情前瞻分析会(深圳站)上,多位业内人士针对2018年中国LED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LEDinside首席分析师王飞在会上表示,“由于LED产业整体需求仍然保持增长,叠加全球LED芯片制造订单向中国厂商转移的大趋势,中国LED芯片市场需求仍能保持明显的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17年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下,LED芯片厂商的扩产计划正在提速。据了解,三安光电(600703,SH)、华灿光电(300323,SZ)、澳洋顺昌(002245,SZ)、乾照光电(300102,SZ)等芯片厂商均在今年披露了扩产计划。
12月6日,三安光电公告称,拟在福建省泉州芯谷南安园区投资注册成立一个或若干项目公司,投资总额333亿元(含公共配套设施投资),全部项目五年内实现投产,七年内全部项目实现达产,经营期限不少于25年。按当前产品单价计算,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70亿元。
2017年5月,乾照光电发布公告称,扩产方案总投资7.37亿元,用于实施红、黄光LED芯片及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扩产,主要投入设备为20台四元MOCVD外延炉和相应芯片生产设备。
2017年7月,乾照光电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原LED外延芯片的生产基础上,继续扩大LED外延芯片的生产规模,拟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投资50亿元(分二期投入),建成可实现月产120万片(折2英寸片)规模的蓝绿芯片生产基地。
至于华灿光电,其于2017年8月公告称,拟投资10亿元扩产,新增年产3500万片LED衬底片。2017年10月,华灿光电再公布扩产计划,拟投建LED外延片、芯片四期项目。
此外,另一家LED芯片厂澳洋顺昌则拟投资17亿扩产LED外延片及芯片项目。兆驰股份也拟逾15亿投建LED外延片&芯片项目。
如此多芯片厂商积极扩产,也让业内人士担忧是否将再次出现供需失衡的局面。LEDinside资深分析师余彬表示,“2017年这么多厂商扩产之后,如果是折合成2英寸的芯片,中国市场的产能超过800万片,相比2016年有65%的增长,新增的产能超过300万片。再按照这些厂商的产能扩产的规划来计算,2018年整个产能预计增加量也会超过300万片,也有30%多的成长。而芯片的部分预估在2017年会有12%的成长,整个市场的增速至少在2018年没办法达到厂商扩产的脚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LED芯片厂也于近日开出了两年来的降价第一枪。据了解,三安光电和华灿光电销售的主流芯片均有不同幅度的调整,个别品种降幅甚至高达20%。
余彬表示,“我不认为四季度芯片的降价属于价格战,它只是一个正常的降价。回顾三安光电这一轮降价背后的逻辑,去年上半年整个市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进入三季度,整个市场有所变淡,但是同时芯片厂商的产能释放出来了。市场变淡及产能的提升,导致芯片厂的库存上升。三安光电在四季度碰到这种情况,肯定是要把库存消掉,于是率先通过一波降价抢市占率。于是别的厂商也采取跟随策略。”
余彬进一步分析称,“去年四季度芯片厂商的毛利率已经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对一个制造业来讲是比较可观的。明年上半年不会有太多的新产能出来,所以我们预计上半年不会降价,如果下半年那些新项目的产能按照规划实现,下半年的市场就不好走了。”
王飞则认为,“整体LED芯片市场的供需,已经由持续一年半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需平衡甚至供给略大于需求。尽管供给压力不小,但是本轮扩产形成了相对较好的供给结构,因此LED芯片市场有望避免过于惨烈的价格竞争。”
记者了解到,LED芯片的此轮降价,对下游芯片采购厂商来说,其成本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原材料和相关配件价格上涨之时,LED显示屏厂商囿于市场或出于某种目的只能顶住压力,维持原价。上游芯片降价使得LED显示屏的成本价也会相应地下降。
据LEDinside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LED显示市场规模为50.92亿美元,其中室内小间距(≤P2.5)市场为11.41亿美元,预期2017~2021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