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经过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当代系真正控制了当代科技,这也是当代系旗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又因多次参与国企改制,诸如收购宜昌医药集团,后来的人福医药也就此发展起来。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治邦
CFP图
每经记者 吴治邦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按照相关报道及当代系的对外宣传,当代集团7人创始团队以2000元的资金起家,书写着白手起家的精彩创业故事。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当代系成长及扩张的轨迹发现,除创始团队的努力外,当代集团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或许与其早早进入资本市场有关。
据当代系对外的宣传及多年来的媒体报道,1988年7月,艾路明研究生毕业后,与周汉生等人凑了2000元,在洪山区注册成立当代生化技术研究所(当代集团前身)。1993年年初,他们有了3个“摊子”:尿激酶、赤霉素和原子灰,资产已达数百万元。
不过,上述这些只能算作小打小闹,真正让“当代系”在后来能够脱颖而出的,与其早早进入资本市场有着重要关系。当代系旗下最早的上市公司为当代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科技,人福医药前身)。在当代科技上市前的两年,当代系开始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和重组,当代科技资产迅速扩张。到1996年时,当代科技资产已达5000万元。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当代科技在1996年以300万元的价格兼并了资产规模达3757.82万元、净资产为288.94万元的国企扬子江制药厂,后重组改名为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公司人福医药的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当时8657平方米的制剂大楼已经竣工,而这恰恰是当代科技1997年上市时的重要实体资产。从财务数据来看,该收购资产1999年营业收入为1121.38万元,为医药板块第一大收入来源;2000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888.56元,仍为医药板块第一大收入来源。
对此,当代系相关人士强调称:“确实这个资产的收购是人福医药前身能够上市的重要拼图,但不能因此进行倒推,就算不收购这块资产,也可能收购其他药厂。”
拿到卫计委上市发行额度是当代科技能够上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代科技因与计生产品有关,幸运地拿到了卫计委的上市名额。从上市时的股权结构来看,当时中国人福新技术开发中心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等来自国资方面的持股比例达到28.87%,远超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当代集团前身)的23.83%。
不过,上市1年后,经过股权闪转腾挪,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就坐稳了当代科技第一大股东的宝座。1998年下半年,中国人福新技术开发中心将所持的股权分别转让给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和北京中能源发展公司。1999年11月23日,北京中能源发展公司把持有的7.89%的股份转让给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再到后来,国资方面的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又将手中所持股权转让给当代系的关联企业。
正是经过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当代系真正控制了当代科技,这也是当代系旗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又因多次参与国企改制,诸如收购宜昌医药集团,后来的人福医药也就此发展起来。
事实上,当代系在后来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产业集团,包括入股天风证券、击退孟凯拿下三特索道的控制权,都与国资方面的支持有密切关系。如在三特索道股权混战中,据《长江日报》针对此事的报道,作为当地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当代科技和武汉国资方面关系融洽,时任董事长刘丹军还证实称:“当代科技和东湖新开是盟友,双方将牢固掌握控股权。”
当代集团官方回应称:“公司扎根湖北近30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当下,公司始终坚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国民混改’之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做好相关产业的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界关注的天风证券股权安排一事,公司方面指出:“天风证券一直都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践行典范,以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天风证券并无实际控制人,伴随着天风证券近几年来的迅速发展,公司基金贡献自身在经营管理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公司方面进一步表示:“在混改推进的过程中,当代集团从未刻意争夺过控制权,而是始终保持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沟通,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