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内LED芯片迎来扩产潮 三安光电拟5年投产333亿元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07 00:28

    333亿!三安光电关于LED芯片的7个产业化项目即将投产。其实,近一年来,多个芯片厂商正在积极扩张产能,华灿光电、澳洋顺昌、乾照光电等上市公司均已披露新的投产计划,以争夺更大的市场话语权,产业集中度正继续提升。

    每经编辑 张明双    

    每经记者 张明双 每经编辑 姚祥云

    在2017年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下,LED芯片厂商的扩产计划正在提速。12月6日,三安光电(600703,SH)公告称,拟在福建省泉州芯谷南安园区投资注册成立一个或若干项目公司,投资总额333亿元(含公共配套设施投资),全部项目五年内实现投产,七年内全部项目实现达产,经营期限不少于25年。

    记者注意到,近一年来,多个芯片厂商正在积极扩张产能,华灿光电、澳洋顺昌、乾照光电等上市公司均已披露新的投产计划,以争夺更大的市场话语权,产业集中度正继续提升。

    333亿投向7个产业化项目

    公告显示,三安光电拟在南安园区投资7个产业化项目,分别为高端氮化镓LED衬底、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高端砷化镓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光通讯器件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射频、滤波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功率型半导体(电力电子)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特种衬底材料研发与制造、特种封装产品应用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

    根据计划,全部项目五年内实现投产,七年内全部项目实现达产,按当前产品单价计算,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70亿元。目前,该投资尚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大手笔投资的背后,是LED芯片市场的旺盛需求。三安光电在2017年中报内表示,LED芯片需求旺盛,价格保持稳定态势,设备处于满产状态,仍供不应求,新增的MOCVD设备产能将会从第三季度开始逐步得到体现。

    行业的景气度提升也给三安光电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今年1~9月份,三安光电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40.05%;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58.96%。

    不过记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三安光电总资产为246亿元,此次投资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公司现有资产总额。那么这次投资在财务方面会不会存在压力?12月6日,记者多次致电三安光电董秘办,但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LED芯片供不应求

    事实上,三安光电并不是今年最先提出扩产计划的芯片厂商,在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下,华灿光电(300323,SZ)、澳洋顺昌(002245,SZ)、乾照光电(300102,SZ)等排名靠前的芯片厂商均披露了扩产计划,产能扩张如火如荼。

    今年8月,华灿光电宣布全资子公司蓝晶科技拟投资10亿元,新增3500万片/年LED衬底片扩建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LED外延芯片所需的蓝宝石衬底;11月,华灿光电投资30亿元在义乌厂区建设LED外延、芯片及蓝宝石加工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60亿元,其中一期已经于今年7月投产;澳洋顺昌也不甘示弱,于8月份公布投资17亿元,由控股子公司淮安光电实施LED外延片及芯片扩产项目,扩产规模为年产1200万片;乾照光电则于5月份、7月份两次宣布扩产,分别在扬州投资7.4亿元用于红、黄光LED芯片及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的扩产项目,在南昌投资50亿元建成可实现月产120万片(折2寸片)规模的蓝绿芯片生产基地。

    显然,在全球LED芯片制造向中国转移以及行业整体增长的背景下,新一轮扩产潮正在开启。

    “2017年(LED芯片)供不应求,这不是一个长期的状态。”LEDinside资深分析师王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LED芯片扩产之后,产能将集中于国内厂商手中,由于使用新设备等因素,成本会比国际厂商更具竞争力,所以会出现一个趋势,未来行业集中度会不断提升,国际厂商都找中国厂商代工,规模化制造能力将主要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中,对中国LED产业形成全球竞争力是有利的。

    但记者注意到,LED芯片厂商规模化扩产,也曾经带来市场寒冬。2015年,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德豪润达等厂商新的产能相继开机,激烈竞争下,芯片价格大幅下跌,一些小型厂商被迫出局,华灿光电、乾照光电等上市公司也出现亏损。直到2016年封装大扩产,LED芯片才逐渐回暖,并在2017年进入供不应求的旺盛行情。

    那么,这一轮扩张会不会也造成产能过剩呢?王飞表示,扩产应该是龙头厂商来做,行业可以保持比较好的竞争格局,如果是几十家一拥而上,那就是比较危险了,因为行业很集中,每一家很难有经济效益,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强化银行流动性管理 银监会拟引入三项新指标

    下一篇

    当代集团快速扩张的秘密:早早进入资本市场 逐步控股当代科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