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管企业而言,传统的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强大的社区流量入口才是时下物管行业竞争的重点,也是物管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社区新零售和社区金融已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每经编辑 郭荣村 吴抒颖
每经记者 郭荣村 每经实习记者 吴抒颖 每经编辑 魏文艺
虽然物业管理行业逐渐受到业界关注,并受到资本青睐,但多数企业看中的并不是其传统盈利模式,而是其强大的社区流量入口。
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唐学斌曾说,“物业管理收入在中国很低,彩生活实际管理4亿平方米,我们一年的营业额为20亿元,相当于每平方米5元钱,非常少。”
因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物业企业的当务之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社区新零售和社区金融已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然而占据了流量入口的它们,靠什么黏住客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社区O2O风口已过,在经历了一轮洗牌以后,除了占据强大线上流量入口的BATJ等互联网巨头孵化的企业外,物业管理公司也成为本轮扩张发力的主要力量之一。而社区新零售则是物管公司共同选择的一个方向。
最近在这一方面有较多动作的是彩生活,其通过与天虹商场合作,在彩生活服务的小区内推进落地天虹无人值守便利店Well GO;此外,彩生活还通过战略入股良食网,两者通过对各自资源、渠道、服务全产业链的协同、整合,实现线上宅配+线下社区的一体化服务。
绿城物业也已有所布局。10月30日,绿城服务发布消息称,联合了鲜生活和易果共同出资8400万美元收购了北京好邻居连锁便利店,其中绿城持股35%;另外,绿城还通过自建便利店品牌“绿橙”,于今年9月开始试点。
此外,社区金融也是诸多巨头瞄准的方向。碧桂园旗下的社区金融平台“碧有信”已经上线。据碧桂园物业公司总经理李长江介绍,在碧桂园社区中,业主可以通过碧有信旗下理财产品实现收益。
作为试水社区金融行业较早的彩生活,同样通过花样年旗下的合和年小额贷款公司合作,推出一款名为“彩富人生”的产品。2017年上半年,彩富人生累计成交金额达19.65亿元。另外,佳兆业物业目前也有推出社区金融产品。而雅居乐旗下雅生活也称,未来有引入社区金融的计划。
无论是社区新零售或是社区金融,物管公司主要都是通过物业App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联结。但电商研究者、互联网观察者王利阳在《社区新零售》一书中提到,物业APP功能看起来都非常丰富,但都缺少可持续的粘性内容,只是充当工具职能,当用户需要常规的物业服务时才会使用。
多名已经接入物业App的社区业主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他们通过物业App购买生鲜用品或是金融产品的意愿并不很高,“小区里的便利店打个电话也能够送上来,速度很快;金融产品有很多其他的理财渠道买,不一定要通过物业的App来实现。”
虽然占据了流量入口,但物业公司天生的“服务”属性,往往使得其与社区增值服务的结合存在难度。
多数物管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着力作出改变。以彩生活为例,其黏住客户的根本在于通过物业缴费作联结,运作的模式是通过存入一定的现金,可以免去物业费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定的收益。唐学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模式是一种面对面的金融,物业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通过这种信任联系和信用关系,我们才能够去做这个产品。”
与之相似的是,碧桂园物业也通过物业费缴存来吸引部分业主。此外,碧桂园物业目前正在推进保险业务,如业主的财产保险、车保险。李长江指出,“这需要跟保险公司联动,要让他们认可碧桂园业主在社区里面所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受理权。”
但是记者与彩生活及佳兆业的业主交流时发现,通过这种模式来吸引业主的使用或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奏效。多名业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缴存物业管理费的方式仍然更倾向于通过传统方式。一名佳兆业的业主说,她之所以使用佳兆业金服的原因是“利息还是比别家的高一点点,偶尔有定制的一年9个点的理财”。
王利阳分析,物业想要推动增值服务的消费转化,需要一个商品消费平台,先培养用户在其平台上对日常快消品的消费习惯和粘性,然后再逐步加入社区增值服务。“物业APP对刺激社区增值服务消费的效果并不明显,也未能建立活跃的交易关系,所以增值转化能力也不强。”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增值服务是一个看起来很诱人的蛋糕,但物管公司仍然应该服务为先。诚如中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韩芳所言,“(物业)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一定是基于对现场优质基础服务的认可与信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