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39亿票据案监管处罚落锤,罚款近2000万,4名责任人被给予行政处罚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这是今年以来银监系统开出的最大罚单。针对2016年初接连发生的票据大案,2016年5月开始,监管密集出重拳整治。在监管重拳围剿以及票交所源头治理下,2017年已经鲜有票据大案爆出。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将是后交易所时代票据市场的一个转折期,未来票据市场将以电票为主,纸票到电票这一过渡期到2018年将基本完成。
时隔近两年,曾轰动一时的银行间市场票据“黑天鹅”——农行39亿票据案监管处罚落锤。罚款近2000万,4名责任人被给予行政处罚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近日,北京银监局官网公布了对农业银行北京分行39亿票据案的处罚决定书。京银监罚决字〔2017〕1号、京银监罚决字〔2017〕19号显示,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同业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北京银监局决定对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给予罚款合计195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姚尚延、张鸣、王冰、刘咏梅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对其他几名责任人也给予了罚款或禁止从事相关工作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地方银监局针对银行分行开出的最重的罚单之一。此外,今年7月,北京银监局对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进行合计850万元的处罚,也是因为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违规虚增存款14笔,违规办理同业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今年前9个月,银监会全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436件,处罚银行业金融机构1386家,对机构罚款合计5.55亿元,没收违法所得0.7亿元,罚没金额合计超过2016年的2倍。处罚责任人员1020名,罚款金额合计2068万元,取消122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禁止47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2016年对于票据行业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年初接连爆发的票据大案引来了监管重拳,票交所在年底落地,中国票据市场迎来改革元年。
1月23日,农业银行北京分行39亿票据案拉开了票据市场乱象的导火索。根据媒体报道,票据包内出现部分票据被报纸替代的怪事,而且票据进出未建立台账。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此后农业银行公告称,该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经核查,涉及风险金额为39.15亿元。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分析称,该案件背后,农行北京分行可能与某银行进行一笔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在回购到期前,承兑汇票本应存放在农行北京分行的保险柜里,不得转出。但实际情况是,承兑汇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某重庆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但资金并未回到农行北京分行账上,而是非法进入了股市,农行北京分行保险柜中原来封包入库保存的票据则被换成报纸。直到股市暴跌,资金断链,无法填补窟窿,才终于“纸包不住火”。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人士指出,其实,票据业务风险从2015年1月开始便偶露端倪,正常的票据交易融通资金,赚取利差,本来是风险极低的银行间业务,但因“中介”为了套取银行资金,采取内外勾结、“一票多卖”的手段,最终出现重大案件。
他指出,各路“中介”尽出奇招,利用空壳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经过农信社、村镇银行或某些商业银行背书后,从银行间套出资金,金额达百亿级。
事后证明,农行39亿票据案只是冰山一角,案发短短一周时间后,1月29日,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再次曝出9.69亿票据风险事件。随后,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金额7.86亿),龙江银行(涉案金额6亿),宁波银行(涉案金额32亿)、广发银行(涉案金额10亿)、工商银行(涉案13亿电子票据)等风险事件先后爆发。
从已有的公开数据看,发生在银行间转贴现市场的纸质票据是票据业务风险重灾区。上述6起票据大案累计风险金额高达108.7亿元。
针对2016年初接连发生的票据大案,2016年5月开始,监管密集出重拳整治。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126号文”)。126号文规定,“受理转贴现业务时,拟贴入银行必须确认交易对手已记载背书,禁止无背书买卖票据。”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将此前票据大案中过桥行的混乱做法全部杜绝。此外,126号文还要求加强交易对手资质管理,银行应对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的交易对手由法人总部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定期评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为了从根源上杜绝票据市场乱象,2016年年底,人民银行颁布《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票据市场参与者,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票交所)、票据信息登记与电子化、票据登记与托管、票据交易以及票据交易结算与到期处理进行了规定,旨在规范票据市场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两日后,2016年12月8日,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下称“票交所”)正式上线。
如何杜绝票据大案发生,充分释放票据价值、统一市场,是摆在票交所面前的一场“攻守”之役。攻,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票据功能,专家预计,未来票交所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交易规模达百万亿级别的票据市场。防,则需要构筑大案防火墙。票交所上线后,在银行间市场从事票据转贴现时,票据中介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票据中介没有接入票交所,自然无法做‘期限错配’。”上海某票据中介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监管重拳围剿以及票交所源头治理下,2017年已经鲜有票据大案爆出。另一方面,如今票交所上线已经快满一年。接入成员不断增多,业务快速发展。
记者从票交所内部人士处获悉,2017年前6个月,电子和纸质商业汇票共达成承兑业务402.66万笔,金额6.4万亿;办理贴现业务68.61万笔,金额3.35万亿;办理转贴现业务210.64万笔,金额22.89万亿;办理质押式回购业务20.27万笔,金额3.53万亿。
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将是后交易所时代票据市场的一个转折期。“非银行金融机构将逐步参与到这一市场,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并存、银行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参与;与此同时,票据市场将以电票为主,纸票仍然有一点生存空间。”招商银行总行票据部负责人李明昌表示,票交所的股东结构多元化、未来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及交易的电子化决定了这一过渡期到2018年将基本完成。
来源:第一财经APP 记者:宋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