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600519.SH)真的“飞天”了,从10月26日茅台股价破600元到今天涨破700元,仅用了短短15个交易日。外界对茅台股价的看好也一浪高过一浪,安信证券苏铖更是直言茅台的终极市值是1.85万亿元,然而新华社却在今天下午发布文章,呼吁市场要理性看待茅台股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编辑 王晓波 实习编辑 郭鑫
最近的A股市场有点不太给力,大盘一直在3400点的位置徘徊不前,这也让很多股民颇感无奈,不过就在大盘不温不火的当下,有一只牛股却一飞冲天!没错,就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贵州茅台。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贵州茅台近一年来的涨幅吧,如果从2016年底的收盘价334元算起,贵州茅台在10个月内的涨幅已经将近100%,而同期大盘涨幅只有8%;不仅如此,茅台近期的走势可谓越来越“疯”,从10月26日股价破600元到今天已经涨破700元,而这仅仅用了15个交易日,足见它的牛股属性。难怪有网友调侃,再这样涨下去,以后的择偶条件就要变成是否持有茅台股票了……
不过,就在外界一片唱多的背景下,新华社今天发布了题为《理性看待茅台的股价》的文章,直呼已经达到9000多亿总市值的贵州茅台,能否坚守慢牛意义重大。
震荡拉升再震荡再拉升,贵州茅台今年就以这样的节奏,一路上涨不回调。11月16日轻松突破700元大关,最高触及719.96元,其总市值在9000亿以上,位列A股市值榜第7位,超过中国人寿和招商银行。
在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中,各大机构也在不断上调茅台的目标价,高盛分析师最新发布报告将贵州茅台12个月目标价上调18%至881元人民币,对应的潜在上涨空间30%,维持买入评级。超过了中金10月26日给出的845元的目标价;这也是高盛本月第二次上调茅台目标价,11月1日高盛将目标价由648.42元上调至745.69元。
根据统计,茅台股价从600涨到700元,仅用了短短15个交易日。如果从2016年年底贵州茅台收盘价334.15元算起,10个月的涨幅近100%,而同期沪指涨幅8%,深成指涨幅10.8%,创业板指数跌幅5.8%。
持续上涨的茅台,众多公募基金都从中获利。Wind数据统计显示,以三季度基金持仓披露来看,共有567只公募基金持有茅台股票。合计持股4561.83万股,若自三季度披露以来未减持的话,其最新总持仓市值达328.05亿元。较三季度末持仓总市值236.14亿再度大幅浮盈91.91亿元。可见这些持有茅台的公募基金赚的盆满钵满。此外,持有茅台的QFII基金有4只,全部现身于茅台的前10大股东之列。
总体来看,公募基金持有茅台50~100万股之间的有10只,10~50万股之间的有69只,其余482只基金持股茅台均未超过10万股。可见真正持有茅台数量较多,能大幅享受到茅台股价飞升带来红利的基金并不多,占比极小。如下图:
贵州茅台出身贵州,但贵州省2016年的GDP不过11734亿元,位居全国31个省份第25位。从全国31省份上市公司总市值来看,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贵州茅台8200亿元的总市值分别超过辽宁、新疆、陕西等17个省份上市公司的总市值。
上周五,安信证券苏铖认为,茅台的终极市值是1.85万亿元,比现在的市值高出一倍还要多。他表示,茅台提价较为确定,而且我们认为2017-2020茅台是必选标的,2020茅台重新有确定的量增,2018、2019“预收款+提价+适度量增调节”完美过渡,同期板块亦受益。茅台2025年前后市值天花板(1.85万亿,按25倍估值,按20倍估值1.48万亿)。
值得注意的是,16日股市收盘后,新华网刊发《理性看待茅台的股价》一文称,已经达到9000多亿总市值的贵州茅台,能否坚守慢牛意义重大:
2001年7月31日上市至今,贵州茅台的股票走势向投资者诠释了何谓慢牛。能够坚持16年之久的慢牛,在A股市场上可谓稀世珍宝。如果从“慢牛”变成“奔牛”,即便厚重如茅台,也会被迅速摊薄优势,进而割裂支持者阵营。
站在更高的层面而言,已经达到9000多亿总市值的贵州茅台,能否坚守慢牛意义重大,其股价的稳定,影响的不仅是自身市场形象和品牌效应,以及投资者的合理收益;对中国A股的稳定,尤其是中国的白酒还有消费板块的股价,也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连带效应。
临近2017年会计年度终点,不排除有机构通过抢筹茅台来改善成绩单的可能,加上年终销售旺季或会推升第四季度业绩,茅台或许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上行压力。
相信股价急剧拉升是贵州茅台本身不愿看到的结果。贵州茅台有足够的积淀,应当且有能力成为“慢牛”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就在市场热议茅台估值的时候,贵州茅台于今日晚间(16日)发布公告称,最近市场上的一些讨论和观点,尤其是关于公司过高的目标股价及估值均不代表公司的态度,希望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理性看待,审慎决策。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跟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华社、Wind资讯、华尔街见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