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三季度营收同比负增长,珠江啤酒证券事务代表表示“旺季也可能出现负增长,淡季也可能是增长的,今年确实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基本也是持平的,这是正常的。”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张海妮
10月26日,珠江啤酒(002461,SZ)发布三季报,2017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30.93亿元,同比增长6.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增长57.6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但是从第三季度的表现来看,珠江啤酒在销售旺季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2.62亿元,同比下降了0.6%。对此,珠江啤酒证券事务代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啤酒行业近几年发展呈持平或下降的趋势,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下降和行业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实际上,扎根于华南地区的珠江啤酒正面临外来品牌的挤压,在啤酒行业整体迎来复苏的拐点期,区域化品牌还面临着较大压力。对此,啤酒行业专家方刚也对记者表示,啤酒产业目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想要突破重围,企业必须持续强调品类及提升啤酒品质,而不仅仅只是宣传品牌。
尽管珠江啤酒向投资者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升的三季报,但记者却留意到,这家深耕于华南区域的老牌啤酒企业的业绩并不抢眼。而且在本属于销售旺季的第三季度,珠江啤酒的营业收入却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形。
“旺季也可能出现负增长,淡季也可能是增长的,今年确实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基本也是持平的,这是正常的。”珠江啤酒证券事务代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2014年开始公司的啤酒业务就没有出现负增长,销量和盈利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第三方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2014年,传统啤酒销售量的复合增长率仅为3%,而2015年甚至出现了3%的下降,当年啤酒还创下了5年来最低产量,减产了251.41万千升。
2010年,珠江啤酒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纵观其上市8年来的业绩轨迹,啤酒行业的持续低迷与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逐步强势,都给珠江啤酒带来了不少压力。记者梳理珠江啤酒上市以来的财务数据发现,其上市起的四年里每年净利润基本都在0.5亿元徘徊。从2014年开始,珠江啤酒终于迎来业绩拐点,并在2016年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创上市以来的峰值。
事实上,每年丰厚的政府补贴是珠江啤酒维持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珠江啤酒延续了此前增长的态势,前6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1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比增长46.70%。不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5.16%,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0.28亿元。而在2016年,珠江啤酒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滑79.69%,其中政府补助高达8.44亿元。
事实上,经历了超过两年的下滑后,国内啤酒行业正迎来回暖。“此前,中国啤酒行业曾出现连续24个月下滑,今年1~9月上升了0.5%。”啤酒行业专家方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传统消费产品,啤酒这几年的经营并不好。但总体来说,啤酒行业业绩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波动属于正常现象,目前只是一个温和调整过程。
在方刚看来,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程度激烈,甚至超过了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排名前五名的品牌,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左右,区域品牌的竞争压力明显。
“区域品牌最大特点,在一小块地方,抗风险很差。”方刚对记者表示,区域品牌一旦遇上巨头,其劣势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0%和30%。
那么,在外资品牌的强烈攻势下,以珠江啤酒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如何崛起?方刚认为,国产啤酒强调品类比强调品牌更重要:一方面,行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啤酒是一个很健康的饮品,应加大对这种概念的宣传和消费者教育,而不是仅仅去强调各家的品牌;另一方面,国产啤酒应加强对品质的重视程度,明白品质提高大于品牌提高的重要性。
实际上,不少国产啤酒厂家也在尝试加大对高端啤酒的研发和布局,希望能与进口啤酒分食高端消费市场。方刚指出,相对来说,目前国产啤酒过于强调营销和品牌塑造,企业应意识到高端啤酒的价值和品质,而不是换汤不换药,单纯靠品牌和包装去推动销量。(实习生罗立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