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转型期遇成本上升   四川长虹前三季增收12%但未能增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0-25 23:43

    在三季报披露之际,四川长虹也交出了一份“成绩单”。今年1~9月,四川长虹实现营业收入544.48亿元,同比增长12.27%;但实现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下降67.97%。为何公司增收不增利?《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了背后的原因。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翟敏    

    ▲成都西博会进出口展上长虹展台

    每经记者 翟敏 每经实习编辑 任芷霓

    国内传统家电巨头四川长虹(600839,SH)近年来正加速智能转型步伐。

    作为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四川长虹意欲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家庭生态圈,不过,伴随着上游原材料、人力成本等上升,长虹转型之路并不容易。2017年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48亿元,同比增长12.27%;但实现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下降67.97%

    成本上涨影响盈利

    在半年报中,四川长虹曾表示,有赖于IT、空调、冰压、零部件等产业销售收入的较快增长,拉动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但另一方面,铜、钢、面板等大宗物资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对相关产业的盈利空间造成一定挤压,电视业务、冰压业务利润同比基本持平,冰箱(冰柜)业务利润同比有所减少,房地产业务、机顶盒等利润也同比减少,加上人工成本提高,另外汇率波动,汇兑损失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表示,四川长虹三季度收入增长较快,受益于子公司美菱电器(000521,SZ)空调业务的快速增长,而美菱电器三季度收入增长31.8%。剔除美菱电器收入,长虹收入增长20%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盈利方面,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导致盈利不佳。原材料成本价格压力是主要原因,子公司美菱电器、华意压缩(000404,SZ)也都受成本压力,盈利能力下滑;而虽然面板成本下降,但公司彩电业务依然盈利不佳。

    作为四川长虹子公司,美菱电器此前1018日发布三季报显示,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79亿元,同比增长31.83%;实现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27.27%。同日,华意压缩发布了2017年三季报,报告显示,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39亿元,同比增长21.06%;实现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33.77%。资料显示,四川长虹均为两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分别持股22.47%28.95%

    10月25日,家电行业知名专家刘步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相对于白色家电而言,彩电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产品价格又上不去,利润下滑是必然的。且就长虹本身来看,去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高,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也就显得比较突出。

    定位2017年为"攻坚年"

    四川长虹作为国内老牌家电企业,主要业务覆盖电视、冰箱、空调、IT、冰箱压缩机等产品线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目前,公司电视、冰箱、IT 分销业务皆位居行业第一阵列。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比国内其他家电厂商,长虹近年来陷入了“品牌大、收入高却不赚钱”的局面。2014年~2016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595.04亿元、648.48亿元、671.7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885.78万元、负19.76亿元、5.55亿元。

    四川长虹也意识到公司发展面临的瓶颈。早在2013年,长虹便启动了“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的智能转型战略,并将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作为长虹未来产业的新增长点。

    四川长虹更是将2017年定位为“攻坚年”。今年上半年,公司深入推动产业格局向互联网、国际化、产融结合、企业客户四大维度转型。10月,在人工智能电视发布一年多后,长虹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电视技术系统。

    四川长虹方面介绍,公司“大用户中心”用户数已超3000万,通过合并分析用户数据,为业务部门提供用户标签、用户画像、自动化营销等多项数据参考支撑,推动由产品运营向“产品+服务”的用户运营转型。

    美菱电器方面,也全面加快在高端、智能产品方面的布局。2016年,公司通过启动全球白电行业首个“智汇家生态圈计划”,同时,将资金重点投入美菱智能制造、智能研发以及智慧生活三大重点平台,三大平台相互融合、共同协作,助推美菱从最基础层面实现“智能基因”的转变。

    四川长虹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公司经营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随各项工作部署的有序落地,公司有信心实现“收入同比增速不低于5%,盈利能力保持基本稳定并推动利润结构持续改善,主要产品线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的年度目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众生药业拟4亿控股新三板药企 交易方三年承诺1.08亿净利

    下一篇

    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北京时间23:30收报6.6400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