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银行业资产质量仍面临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28 16:02

    温彬说道,“双城记有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银行来说,也是面临这样的一个时代,由于前面的压力,银行现在面临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艰难的,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变化,会衍生出很多的新的市场区域。”

    每经编辑 姚祥云

    9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7中国商业银行价值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以价值经营为主题,聚焦中小银行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

    在下午的演讲环节,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银行现在是经历着过去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总结起来两个方面,不管哪家银行,不管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尽管今年第二季度整个银行的不良率是平稳的,但是后续随着经济的转型,确实还面临着压力。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各位同行交流,今天讲这个题目: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重构。我入行20年了,应该说银行现在是经历着过去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总结起来两个方面,不管哪家银行,不管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面临着六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很多银行还是面临着压力,尽管今年第二季度整个银行的不良率是平稳的,但是后续随着经济的转型,确实还面临着压力。

    第二个,所有银行都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利差收窄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第三个,市场准入放开。最近大家也看到了,全国金融会议也明确,三项重要任务也是继续改革开放,外资银行在股权方面进一步扩大,在业务领域的准入,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更不要说现在民营银行的设立已经进入常态化的阶段。所以银行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第四个,资本市场,我们要发展直接融资,包括股票和债券的迅速发展,对银行带来的冲击非常明显。中国跟40年前的利率市场化一个重要的不同就在于,我们还遇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西方的利率市场化主要就是因为资本市场发展,金融脱媒对银行体系带来的影响。现在不仅有资本市场的冲击,互联网对整个银行业的边缘带来的挑战比较大。

    最后是金融监管的加强,利率市场化初期,没有那么多的监管,美国的银行业完全可以通过综合经营,通过多元化的发展,包括资本市场的业务,增加它的收入来源。而现在金融的监管在加强,包括资本的约束等。在这样的环境下,银行如何能够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不管大银行小银行都面临这样的挑战。

    最近的一个感觉,所有的银行都面临着增产不增收,我们做银行感觉越来越像农业,农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农业的能能是增加的,效益并没有提高。25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资产规模这几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但是我们的收入是断崖式的下降,各家银行都面临着增收的压力和难题,如果没有收入的一定增长,利润的化解,员工队伍的稳定等都无从谈起,我们还面临成本收入比的压力,未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科技的冲击,还要加大IT信息的投入,所以没有收入,这些无从谈起。

    从结构上看,大家会发现,今年大银行的日子比较好过,大银行和农商行表现比较好,随着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过去几年一些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快速增长的同业、表外、理财业务受到了监管的制约,资产规模的收缩,造成降幅比较大,从结构什么看,各家银行略有差别。

    以前做银行比较好做,利差是规定的,只要做大资产规模,利润同比增长,现在利差在快速收窄。也有一些分析认为,如果银行的利差进一步收窄在1.5以下,面临负增长甚至处置不良。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利差在收窄带来的冲击。面对利率市场化数是两点,一点是战略的差异化,另外一点,不管是大客户还是中小企业,背后都一定是风险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过去传统银行风险控制手段比较简单,将来如果做小微,传统的银行有没有效率做后尾的客户,有没有足够的技术和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把控,相对来说,我们传统银行对于互联网的金融公司,显然在这一块比较薄弱,银行虽然掌握账户信息,但是交易信息不掌握,需要跟平台公司进行合作。你要进行战略的转型和定位,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不行就做金融市场,来钱比较快,但是金融市场又需要宏观的把握,衍生品的交易能力,不是你现在把资金拿来,进行委派,中间吃一个利差,显然这种经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我觉得利率市场化的核心还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美国欧洲的银行业都进行了资产负债表的承诺,过去讲银行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先是表内、表外和表表外,如何通过你的风险管理能力重新定义客户,把三张表的收益平衡发展,这显然是每家银行作为战略管理部门需要进行认真规划的。

    选择起来,我在传统的三大板块里做哪个呢?哪个是我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呢?没有公司不强,没有零售不稳,没有金融市场不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所有的银行业在过去的10年里都经历了这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4万亿"的时候,显然那个时候是信贷增长的阶段,公司业务是整个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靠信贷的增长模式。

    随着对信贷表内的控制加强以后,很多的项目就被迫转移到了表外,这样的话,开始做同业金融市场理财业务,又是一个快速发展。

    直到2013年下半年,央行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此外我们也看到了,银监会在2014年初年了127号文,对非标进行控制。之后整个同业业务有所收缩。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大量金融机构负债扩张,又开始催生了以应收款项投资为主的同业投资业务,出现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因为挣钱比较快,相对来说技术含量是比较低的,中小银行完全可以用信用赚利差的钱。

    2016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大中小银行都把零售信贷、零售银行作为去年的主要战略,按揭贷款占去年12.5万亿的占比,接近50%,现在所有的银行都在开始应对经济周期的挑战,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它的负债成本,都是在积极的发展零售业务。

    但是在零售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了现在过于激进的增长,尽管按揭贷款增速放缓,去年30%多回落到10%几,我们的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今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很多的消费贷款从以指定用途的现金提出来,去市场上买P2P的理财产品,或者是去买股票,或者是去买房地产,脱离了消费贷款的本原,这也是近期监管部门加强对零售贷款,特别是消费贷款的审查。银行在转型过程中,零售贷款怎么做到可持续又稳健,这是下个阶段各家银行都面临的挑战。

    我们刚才讲的是银行在资产业务扩张放从公司到金融市场到零售,现在银行之所以被迫这么做,就是因为银行业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对于不少的中小银行来说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你获得流动性的支持,如果不是一级交易商的话,很难直接从央行获得贷款的支持,在储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金融市场的同业负债。M2持续的在回落,上个月已经回落到了9以下。银行主要是通过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从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来支撑自己的资产增长。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产品就是金融机构的同业存单,大家都知道,NCD是需过应对利率市场化,花旗在70年代末推出的产品,当我们2013年取消了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时候,推出了这个NCD存单。一块是并不是特别吃香,后来很多银行认识到,因为我们在127号文,对同业负债有一个规定,来自同业的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而同业存单具有同业负债的性质,是线上的标准化的产品,但是它列入了应负债券,快速发展同业存单可以规避同业负债不超过三分之一的限制,就出现了监管套利。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爆发式增长,目前接近8万亿以上的余额。

    针对这样的扩张,我们可以含量,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其他领域的发展都存在着银行的影子,基金、信托、保险等都是银行做的通道。在这样清下,我们的资管产品规模去年底已经超过了100万亿,扣除一些销差以后,还有七八十万亿的规模。保持整个金融的稳定,银行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银行的规模快速扩张,上半年达到了240万亿的水平,这还仅仅是银行的表内,如果考虑表外30万亿的理财,将近270万亿。在整个金融体系里,我们银行已经占到了85%甚至到90%的规模。习总书记也提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在金融稳的过程中,银行稳是至关重要的,银行的稳定事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要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央行从金融危机以后意识到,除了货币政策的职能以外,还要加强审慎系统性安全的职责,这个职责在央行经过多年研究以后,终于落地成了一个量化的工具,管理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MPA考核,资产负债表是非常重大的创新,它有助于把金融资产和负债过去无序的扩张约定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比如说在资产这块,以前央行对信贷投放每年有一个额度的管理或者贷款规模,总体风险是可控的。由于金融创新,表外理财的发展,原有的体系已经不灵了,把原来狭义的信贷从银行的贷款扩展到了银行的投资,以及表外对非标理财上面。这样就有了广义信贷的概念。

    中小型银行的广义信贷的规模有不同的界定,但是一般的界定在33到35之间,也就是说用35%减去当年M2的增速,比如目标是12%,对应的中小银行每年的信贷广义的扩张不能超过20%,对你的资产进行了约束。

    同理,对于负债也面临这样的控制,由于意识到同业存单在银行负债中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在明年一季度开始,把同业存单也纳入到同业负债里。这样的话,在很多银行里,你要减少其他的同业存放的负债,增加同业存单,如果要是其他的线下同业的负债不变的话,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就要压缩。有一个季度的周期,可能对于前期金融市场业务同业业务比较激进的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从二季度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最后,也是我个人的心得,做银行战略业务多年,银行未来无非就是在这两条象限下进行选择,资本冲突肯定是首先的约束,另外是市场空间。第一象限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比如供应链金融,也是跟下游主题有关系,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都要通过公司业务转型,很大的一块如何通过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金融既节约了资本又拓展了新的客户区域。

    双城记有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银行来说,也是面临这样的一个时代,由于前面的压力,银行现在面临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艰难的,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变化,会衍生出很多的新的市场区域,对各个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管理层、董事会,有没有这样前瞻性的,把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当地的客户、和行业的特征结合起来,真正的走一条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的发展之路,而不是靠监管套利挣快钱。从监管加强的背景下,过去的道路很难持续。我也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日子能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顺,谢谢。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平昌奥组委主页地图未标日本 韩政府道歉

    下一篇

    华电能源:各火电机组提高标杆上网电价0.17分/千瓦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