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日报》特别报道 成都元素亮眼

    综合报道 2017-09-05 17:47

    《人民日报》今日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四川篇”,报纸通过八个版面集中全面报道了四川在“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厉行法治”、“政治生态”等多方面的建设成就。“成都元素”成为此次报道的亮点所在。

    《人民日报》今日推出“砥砺奋进的5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四川篇”,报纸通过八个版面集中全面报道了四川在“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厉行法治”、“政治生态”等多方面的建设成就。

    “成都元素”成为此次报道的亮点所在。

    在“转型发展”版块

    题为《四川重装 轻盈转身》一文中,成都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受到关注,新津县、双流区、成都高新区建设相关产业建设成就“榜上有名”。

    在“改革创新”版块

    以《成都智造抢占全球制高点》为题,关注了成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建设成就,题为《一所高校的“小岗村试验”》,关注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指出“这项改革,堪比科技领域的‘小岗村试验’”。



    在“生态文明”版块

    题为《公园下乡 森林进城》一文中,成都借助棚改等腾出绿化用地,拓宽道路和水系两侧绿化带的“增彩添绿”工程获得赞扬。



    在“厉行法治”版块

    图片新闻《成都市成华区服务治理大联动中心整合公安、城管、环保等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和资源,构建方便畅通、办事快捷的综合信息平台》展示了成都市在法治建设中的新成就。

     

    在“政治生态”版块

    题为《干出党员干部“精气神”》一文中,提到成都市“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赢得企业家的赞赏。彭州市、崇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群众肯定。

     

    延伸阅读

    成都智造抢占全球制高点

    成都高新区,总投资100亿美元的格罗方德公司格芯12英寸晶圆项目工厂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多台吊车分散排开同时施工,上千工人奋战其间。

    看似寻常的工地,隐藏着诸多“之最”——格罗方德公司在华最大、最先进的晶圆制造基地,我国西南地区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四川史上最大外商投资项目。



    ▲2017年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鸣笛发车。白桂斌摄



    ▲位于绵阳科技城的四川九洲电器集团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蒲滔摄



    ▲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武辉摄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集装箱中心站。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孔雀西南飞,来的不只有格罗方德。今年上半年,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向成都聚集。

    5月,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触控显示屏被点亮;7月,新华三集团投资10亿元在成都设立新华三成都研究院,聚焦5G技术和下一代存储技术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8月,西门子公司在成都追加投资,建立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研发(成都)中心和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将与本地高校、企业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以创新中心为纽带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突出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已汇聚英特尔、德州仪器、格罗方德、华为、中兴、戴尔、联想、富士康、微软、IB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据统计,全球笔电芯片超过一半产自成都。今年7月初发布的《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出,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万亿产业集群。

    在前沿创新领域,成都已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一批领先国际国内的创新成果在成都诞生:蓝光英诺利用恒河猴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成3D生物打印“墨汁”,成功打印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血管;成都优途科技研发的全数字手持式超声诊断仪正式投用,将给千万患者带来便利和实惠,并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美幻科技研发的地震预警领域系列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高考机器人”已参加今年的全国高考……

    在军民融合背景下,一批企业“隐形冠军”涌现。位于成都高朋大道1号的振芯科技,凭借在北斗卫星导航等领域的持续发力,入选四川50户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名单,总投资12亿元的北斗研发运营基地即将开工建设。今年5月,川航与成都航利(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民航发动机的维护、维修、大修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破国外垄断,将军用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用于民用航空领域,四川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再次提速。


    一所高校的“小岗村试验”

    8月3日,西南交通大学实验室,新能源空铁团队正加班加点,为列车做最后的优化设计。

    “新能源空铁全国第一条商业化线路长约10公里,希望今年能在川落地。”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说。

    科研人员滚烫的成果转化热情,源于西南交大的一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这项改革,堪比科技领域的“小岗村试验”。

    改革,始于几年前的一个发问。

    “辛辛苦苦搞转化,一旦成功了,我和团队能拿多少?”

    发问的,是西南交大一位教授;被问的,是刚接任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的康凯宁。

    康凯宁发现,按规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学校所有,发明人只能获得奖励,并没有所有权。学校每年都有不少科技成果诞生,却基本躺在论文纸上“睡大觉”。2010年到2012年3年间,西南交大只有7项专利得到转化。

    这并非西南交大一家的问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拨入科技经费1170亿元,专利许可及转让收入仅4.34亿元,扣除委托研发经费39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百分之一。

    发明人拿不走收益,高校完不成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得不到科技型企业。这样的“三输”局面怎么破?

    破局,始于一份协议。

    2010年7月,西南交大一位教授和科技园签署协议,将其主研的某项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在教授、高校之间“分了”,用所有权来激励发明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改革迅速见效。

    第一个签约的教授历经3年研发,最终将成果变成产品,如今年销售额逾4000万元。去年1月,西南交大正式印发文件,明确学校与发明人(或团队)按30%、70%比例共享成果所有权。此后一年内,学校对157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确权分割,在此基础上成立了8家科技型公司。

    综合人民日报、锦观、成都科技公众号

    上一篇

    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内地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

    下一篇

    北京对辖区内所有五星级酒店开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