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是全国中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与往年不同的是,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今天拿到的几册课本是与以前不同的新版课本。有媒体表示,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增,对此,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介绍,新版语文教材的确加强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并非一些媒体讲的“文言文大增”。“小学的增幅比较大,但最多30%左右,初中基本跟以前差不多。
科学离我们有多近?近到小学一年级,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这些名词,从今天起成为全国的小豆包们课堂上的关键词。新版课程标准将科学课的性质由“启蒙课程”改为“基础课程”,课程起始年级也由三年级变为一年级。在江西南昌刘先生看到孩子簇新的课本表示,“科学不仅能培训小孩创新探索的意识还能培训小孩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对她们一生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传道授业为的是一生德行学问的养成,应试时代成长的年轻人们已为人父母,这个九月的变化从离考试最远的科目开始,除了科学还有道德与法治。
“以前叫品德与生活,现在是叫道德与法治。”说话的人是河南省郑州市纬一路小学学生耿曦曦。顾名思义,新教材讲求“德”也重视“法”。教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说,要破题“知行合一”,德育的实效性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的重要考量。“这次我们对教师的教有新的定位,在教材当中教师的教是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的设计,组织、参与、引导,这样一个角色定位,对广大教师来说是有挑战的,后续的培训会跟上。”
事实上,这一册《道德与法治》前后历经五年编审,与新编的语文、历史两科一起,今年首次作为教育部统编教材,在全国所有地区义务教育初始年级投入使用。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们,一不小心见证历史。同学们在见证历史,也在学习历史。今天起全国所有地区的七年级,开始统一使用由国家教育部编写的历史教材。在青岛超银中学历史老师于海霞看来,七年级上册新版历史课本几乎每一个知识点旁边,都有遗址、出土文物、相关人物插图,让人很有第一时间就去翻看的欲望,“以前一些不愿意学习历史的女同学这样说:新历史教材拨动了我学习历史的心弦。”
新历史课本的厚重还体现在了它“古为今用”的时代感,比如对“一带一路”的追溯。在统一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当中,语文教材的变化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今天上午在安徽滁州第二小学,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弟子规》,开学第一课就诵读国学经典,是为了配合今年启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着重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此,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介绍,新版语文教材的确加强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并非一些媒体讲的“文言文大增”。“小学的增幅比较大,但最多30%左右,初中基本跟以前差不多。一是传统文化的加强、传承,二是教学需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他们可以不太理解,但多读、多背、多诵打下基础。不是说达到非常多的文言文,小学主要是古代诗词,初中有一些文言文。”
新教材除了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打破了原先“先学拼音再认字”的传统。滁州第二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许杨,开学前和学校里的教研组老师们一起进行新教材的培训和研读,她翻阅手中的新版课本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学一个月先让孩子学习识字,再进行拼音的学习。“先识字再拼音,让小孩子的过渡性更自然一点。”
一册课本的成功不在居高临下,而在润物无声,这也是温儒敏眼中教材每一处调整的出发点。“现在这套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接着是‘金、木、水、火、土’,这样安排是要帮助孩子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是汉字,而不是ABC,b、p、m、f,还要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英语跟b、p、m、f混在一块很困难,所以往后推。这种用意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置,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而是进一步激发孩子认字读书的兴趣。”
来源:央广网 记者:沈静文 安徽台记者张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