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江月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江月
2017年,上证指数一直在3200点附近徘徊,结构性行情凸显,券商IPO是你方唱罢我登场。6月30日,中信建投和长城证券在证监会网站上披露了招股书申报稿。7月14日,红塔证券也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短短半个月时间有三家券商披露招股说明书,券商行业IPO进程明显加快。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天风证券、中泰证券、国联证券、南京证券、华西证券、华林证券等6家券商都已进入“已反馈”阶段,A股券商军团有望向40家迈进。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拟上市的一些券商净资本规模不算大,且以区域券商为主。这一轮小券商融资潮,引起许多业内人士关注。
十年间券商资本规模大扩张
首先,来看一组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券商行业净资本最高的是中信证券,净资本为105.78亿元。那时,申万宏源还是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中泰证券还是齐鲁证券。这次拟上市的红塔证券净资本当时有18.94亿元,行业排名第15位。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6年年底的情况是这样的:第一名仍然是中信证券,但它的净资本已经达到了982.53亿元,规模较十年前扩大了约8倍。第二名国泰君安亦有946.54亿元。红塔证券的净资本已经接近100亿元,排名却下降至45位。从盈利能力来看,2006年和2016年,各家券商间也发生了不小变化。2006年,中信证券全年盈利23.71亿元排名行业第一;中国银河以16.33亿元排名第二;红塔证券盈利6.49亿元,排名第13。而在2016年,国泰君安净利润达到101.52亿元,排名行业第一;中信证券以80.08亿元排名第二;红塔证券的净利润全年只有3.47亿元,排名第63位。
考虑到整个行业全年业绩下降近五成,但从中可以看出,整个行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水平也相应出现提高。不过,以龙头中信证券为例,2016年较2006年的净资本规模扩大了8.28倍,净利润的绝对数额却只增长了237.74%。
我们再来看另一组数据: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净资本在81名之后的券商中,最小的是网信证券。它净资本只有5.72亿元,第一名中信证券则达到982.53亿元。再来看看净利润增长率指标排名81名之后的券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对比发现,在资本金排名最后16名的券商中,有6名的净利润下降幅度亦排名81位之后。这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出,对券商行业而言,净资本越小,或许往往抵御市场波动冲击能力越弱。
红塔证券准备登陆A股市场,其净资本水平也不算低。还有一些券商,比红塔证券规模小,现在面临着更强烈的资本金补充需求。
安信证券:现在券商有钱才能“任性”
净资本是制约各券商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这已经成了券商行业的公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资本金对券商的重要性有多大。
首先,券商要有充足的净资本,才有相关业务资格。其次,在2015年那一轮杠杆推动的大牛市中,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最高攀升至2.266万亿元。最疯狂时,甚至出现了客户没法融到资的情况。即使现在融资余额较两年前大幅回落,目前依然在9000亿元关口。而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这类资本中介型业务,是券商最消耗资本金的项目类型之一。
因此,安信证券指出,现在的券商,“有钱”才能“任性”。表面上看券商上市或定增是为了补充净资产,实质是为了补充净资本。净资本是经过一系列风险调整的净资产,反映的是证券公司可随时用于变现以满足支付需要的资金数额。按照监管的要求,证券公司的净资本将与公司的业务资质、规模上限和资产结构直接或间接挂钩。只有“有钱(净资本充足)”才能“任性(较自由地决定资金配置)”。而股权融资是能大规模补充净资本的最好方法,因此券商纷纷申请IPO上市,然后在上市后通过定增等再融资渠道进一步募集资金。
大券商小券商:融资是必要的
目前,不止一家券商在招股书申报稿中“哭穷”,这说明融资是必要的。
如红塔证券指出:“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将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大幅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大大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已经上市的中原证券,虽然很早就在港交所挂牌,但这次A股上市的时候,仍然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的净资本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取得发展的先机,可能会制约公司未来申请新的业务资格。”而上市已久的券商则也开始利用市场企稳的机会推出融资方案。如目前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华泰证券在5月27日推出定增方案,拟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26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募集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华泰证券指出,“截至2016年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014.50亿元,居行业第四位,但净资本仅为451.22亿元,居行业第九位。与同业相比,当前公司的净资本规模处于较低水平,与部分证券公司资本实力差距较大,已不能满足实现战略目标及发展各项业务的需求。”
大券商、中券商、小券商都急于夯实家底,中小券商更为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券商之间的净资本规模座次势必将会有变数。而对于如何最大效率地运用手中的资金,在日益纷繁的业务条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亦是摆在各大券商面前的重要课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