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冯彪
每经记者 冯彪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均增长2.1%,较4月份预测值分别下调0.2和0.4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IMF此次更新报告,尚未考虑中国经济第二季度6.9%的增速同样超过预期这一因素。
中国经济今年增速有望超去年
继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小幅反弹至6.8%之后,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9%,超出大部分机构预期。近日,包括IMF等在内的机构纷纷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
《人民日报》转引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援引瑞典北欧斯安银行亚洲战略部负责人肖恩·横田的分析称,中国6月份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指标均表现强劲,由于今年上半年增长强劲,把对2017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测从6.7%上调至6.8%。
对于此次调升中国经济预期,IMF报告给出的理由称,主要是考虑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并且未来有望继续获得财政支持,特别是通过维持高度公共投资,以达到2020年实现GDP翻番的目标。
此前,各类机构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多为6.6%或6.7%。在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6.9%之后,大部分机构都预期二季度之后增速将会放缓,并对今年中国经济给出“前高后低”的判断。比如,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等机构于4月份发布的《2017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就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7%、6.6%、6.5%,全年增长6.6%。
但在连续两个季度均保持6.9%的增速后,“前高后稳”的判断正逐渐取代此前“前高后低”的判断。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预测,今年第三、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8%和6.7%,全年GDP同比增速为6.8%左右。
华泰证券研报也将第三、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速预期修正为6.8%和6.7%,并预测全年增速为6.8%。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判断经济韧性较强,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不大,下半年经济增长弱于上半年,但只会平缓下行,年内都不会触及目标值6.5%的下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IMF却下调了美国、英国等国家增长预期。其中,预计美国今明两年均增长2.1%,较4月份预测值分别下调0.2和0.4个百分点。IMF指出,美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表现较弱,并且美国政府酝酿推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力度可能不及预期,是调低美国增速预期的主要原因。
在这一增一降背后,IMF报告指出,世界增长对美国的依赖越来越小,同时对中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的依赖越来越大。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首要动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区间。在增长稳定的同时,增长背后的支撑力转换更是难能可贵。渣打银行发布的《2017年下半年全球投资展望》报告指出,中国持续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中国服务业活动及国内零售额仍旧强劲。
在解读上半年经济形势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提到,中国经济结构在改革中优化,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动能在转换中增强,新主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成长,经济发展当中的新动能不断地壮大。
在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数据增速在上半年放缓的背景下,实现6.9%的经济增速,消费的作用功不可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21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3万亿元,增长55%;2013~2016年年均增速为11.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年均增速3.3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对于经济周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多次发言判断“新周期”的到来。任泽平认为,2017年四大周期支撑经济L型韧性强,这种韧性仍将在三季度延续。
任泽平提到的四大周期分别是:房地产从销售向投资传导的补库周期,在补库需求、政策加快供地等带动下,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推动出口持续复苏的世界经济复苏周期,预计下半年出口将延续复苏势头;推动制造业投资复苏的设备产能投资周期,龙头企业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酝酿产能新周期;商品库存周期,二季度去库存后三季度由于需求超预期甚至再度回补库存。
任泽平表示,新周期的核心是从产能过剩到供给出清、“剩者为王”、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龙头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IMF报告在上调中国经济增速的同时也提到,在中国,如果未能继续关注金融领域风险和遏制信贷增长(主要是通过更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实习生彭钟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