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引领西部产业崛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02 18:13

    谁能成为中国跑步前进的加速器,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新城?

    每经编辑 李彪    

    每经记者 李彪

    当清晨第一轮曙光洒在肥沃的紫色土地上时,成都人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浓厚的创新创业气息包裹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听到经济市场生机勃勃的心跳声。

    72日,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成都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机遇,改革组织经济工作方式,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略全局,从成渝战略互动中找准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市辐射力的切入点,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对于成都未来的产业发展潜力,参与国家重大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起草工作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有深刻的理解。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带一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成都是重要节点,多条铁路连通欧洲;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沪蓉发展轴是长江经济带的北翼,成都具有重要地位;成渝城市群发展中,成都更是核心城市。成都平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制高点:投资西部首选成都 趋势明显

    肖金成说:“西部发展有两个动因,首先西部市场本身比较大,其次是向西开放,可对接欧洲、西亚、南亚等市场,西部地区由过去(无港口)的区位劣势,变成了优势。这些年西部发展很快,主要是(得益于)产业的聚集。”

    去年四川省GDP总量达到3.27万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GDP排名中位列第6位,其中,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万亿元,GDP总量在副省级国家级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肖金成认为,产业是城市的基础,现代城市都是因产业发展,从而带来相关的居住、商贸等活动,促进城市发展。

    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业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打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让西方国家成为世界领跑者,第三次工业革命让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中国而言,不仅要参与,更要实现引领。

    在这场没有退路的竞赛中,谁能成为中国跑步前进的加速器,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新城?

    成都早已做好准备,一大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在这里落地、成长,成都已经拥有多个千亿级产业以及其他颇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

    成都的产业发展支撑,还在于有着强大的人才资源。

    肖金成认为,成都有很多知名的大学,每年培养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也能够涌现很多专业人才,还有从沿海地区来西部投资的企业也会带来人才,这些人才都是成都产业快速发展和崛起的动力。

    “成都是大西南的经济重镇,成都平原是西部地区资源条件最好的地方,这些年成都的产业结构快速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新兴产业、新业态等都在出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西部正在抢占这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成都将会领跑西部,这个趋势比较明显,很多企业去中国西部投资首选之地就是成都。

    快速崛起中的成都,有着越来越好的发展机遇,但从产业发展来看,与北上广一线城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成都与北上广等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存在一些差距可以理解,北上广在发展上起步更早,成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

    交汇点:成都成中西部门户,产业发展为重要载体

    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范锐平提出,成都要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供给。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贴近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长远需要、贴近产业和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推进“蓉漂”计划,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绿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

    对此,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成都如果可以发展成为国际性大城市,将极大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张五明进一步解释,在西部地区,成都的相对竞争优势比较明显,是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高地。在全国范围内,成都整体竞争力距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有差距,但在新一线和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中,成都的产业支撑力、产业结构、消费力、营商环境、城市外向度、包容度都具有优势。特别是消费活力上使得成都的经济增长动力更具可持续性,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宜业宜居宜商的环境让成都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更强。

    “成都未来发展空间很大,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可以聚集大量产业,肖金成说,未来在全国城市实力排名中,成都将会持续排在前列。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成都形成交汇点,产业发展成为了战略、规划的重要载体。

    根据《成都市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布局,成都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聚焦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和重点国家,对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推动成都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走出去,加快建设国家中西部地区走出去门户城市。

    “我们认为应该以成渝城市群为核心,规划一个西南经济区,一方面和东南亚展开合作,一方面要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成都(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会更加突出。“肖金成说。

    聚焦点:服务业占比会增加 制造业会优化

    “一个经济区,要以城市群为核心,城市群要以大都市为核心,大都市才能引领城市群的发展,区域经济不是孤立的,是有吸附和辐射效应。肖金成说。

    在西部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成都的地位获得了高度认可。去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成都科学城时指出:要做新经济核心区,新动能拓展区,打造四川发展新引擎。

    对于城市产业发展的布局方面,肖金成认为,在现代城市发展发展过程中,产业分工应该是核心区发展服务业,周边地区发展制造业。

    对此,成都在本次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着眼城市均衡发展和外溢能力提升,优化中心城区布局。

    肖金成认为,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特点是,成都、重庆两个大都市聚集能力很强,但是,周边的城市却落差太大,不利于相互协调,未来一定要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要形成一定分工。

    哪些产业将会成为成都未来发展的重头戏?

    “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要向现代服务业的结构转变,制造业要体现先进和高端制造业,成都的产业结构会和沿海城市的变化趋势一致,服务业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制造业会优化,未来金融、研发、物流等都会是成都长期的优势,陈耀说,成都产业发展面比较广,未来需要聚焦一些抓手,突出一些优势产业,比如军工等将是很大的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要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慕名来成都求学、创业、扎根

    下一篇

    成都的发展秘密:科研院所是创新源头 企业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