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强强联手 西安青岛两港构建海铁联运大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6-05 01:0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毕华章 每经编辑 姚茂敦    

    每经记者 毕华章 每经编辑 姚茂敦

    日前,陕西省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陕西提出,支持中欧班列(西安)拓展线路,完善“两干多支两节点”国际铁路物流网络,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近期,西安港与青岛港强强联手,两港将构建海铁联运大通道,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更进一步。

    构建海铁联运大通道

    5月中旬,青岛·西安关、检、港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备忘录在青岛签署。两地海关、检验检疫、西安国际港务区与青岛港集团签署一体化备忘录。

    来自西安国际港务区官网的信息显示,西安港、青岛港此次缔结友好港,将联手出台政策引导加密开行“西安-青岛”往返货运班列,实现两港信息互通,彻底打通海铁联运大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青岛两地对此次双方的合作尤为重视,并给予极高的期望。

    西安国际港务区官网的表述是,西安、青岛两地海关检验检疫将全力保障,打造两港之间“一单到底”全程全网联动的一站式通关监管模式,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缝对接的区域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体系。

    西安市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李元在现场表示,青岛·西安深化关、检、港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青岛、西安两市,陕西、山东两省,打通东西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强经济深度互动融合。

    李元表示,西安市将依托两港合作,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体系,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抓手,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推进实施的重大机遇,发挥西安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的示范作用。

    实际上,实现西安青岛两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将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贯穿中国的最便利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张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港与青岛港构建的海铁联运,将在时效、成本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张鸿表示,海陆空大通道的构建,使得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有助于陕西的对外开放。

    根据备忘录,西安国际港务区和青岛港缔结为战略合作友好港,并将发挥青岛港与西安港的优势。西安国际港务区官网信息显示,西安港和青岛港将在班列开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对接、海关通关便利化等多个重点领域深度合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西安港与青岛港的合作,将大力推进港港联动发展和多式联运业务发展,构建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

    这对于促进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协同发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紧密连接,打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路径、新平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长安号”班列带动作用明显

    客观而言,在对外贸易方面,历来都是沿海沿边的地区占据优势。对于内陆省份和地区来说,有诸多制约条件和不便之处。

    然而,陕西的努力改变了这一局面。陕西已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跃升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中,2013年11月28日正式开通的“长安号”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已成为陕西对外贸易的“火车头”。

    “长安号”货运班列穿梭于陕西与中亚及欧洲各国,其运行线路已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有“一干两支”(一干为西安—鹿特丹;两支是西安—莫斯科,西安—哈萨克斯坦)。“长安号”至欧洲的平均运行时间约15天,惠及广大境内外企业。

    公开报道显示,2014年,“长安号”班列数43列,2015年95列。而2016年初到2017年5月1日,“长安号”开行班列数达到193列。每周2~3趟的频率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记者梳理发现,西安国际港务区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西安港货运标箱达到13.8万个,货物量超过260万吨。

    “得益于‘长安号’,陕西的智能制造、高端制造业、农业加工业、以及陕南茶叶等地方特色产业,都能借助便捷的交通条件销往国外。”张鸿称。

    实际上,不只是铁路。2016年,第一班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直飞西安的货运飞机开行。“长安号”开行并常态化运营,破解欧亚大陆桥20多年“通而不畅”的难题。开通国内首条跨境电商货运包机,“海陆空”立体开放大通道也已初步成型。

    不难发现,借助上述优势,陕西打造的“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颇为值得期待。

    “陕西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加之陕西具有的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吸引沿海相关企业到陕西来投资。”张鸿称。

    据悉,国际班列的便捷和带动作用,也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西安国际港务区。譬如,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项目的落地。

    该项目占地约332亩,总投资10亿元。项目设计日处理各类邮件约100万件,是集中国邮政干线运输中心、西安邮件处理中心、西北仓储物流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跨境电子商务西北中心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枢纽项目。

    此外,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还有中民国际物流融资租赁公司。该公司由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中民投租赁控股有限公司、荣民集团三家合资设立。

    中民国际物流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金达30亿元,将成为陕西省注册资本最大的融资租赁公司,主要从事飞机、大型设备、城市管廊、基础设施、政府项目、冷链贸易等方面融资租赁业务。

    该公司将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构建辐射中国内陆和东南亚的海、陆、空立体物流通道,吸引更多的新加坡企业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

    海铁联运大通道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在对外贸易方面,沿海沿边地区可谓优势尽显,而内陆省份和地区,则受到诸多掣肘。

    然而,陕西正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日前,陕西省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与此同时,青岛·西安关、检、港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备忘录日前也在青岛签署。此次西安港、青岛港强强联手,将实现两港信息互通,彻底打通海铁联运大通道。

    由此,陕西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跃升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百余项目入驻灞柳基金小镇 拟建西部私募金融发展示范区

    下一篇

    “中国孟菲斯”呼之欲出 西安打造西部国际航空枢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