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清仓”,真的可以归结到市场风险的范畴,而令人无动于衷吗?自然不是。这样的事件,最大伤害在于“信用”二字,包括企业的信用和市场的信用。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如果猝不及防的坏消息就是“黑天鹅”,那么A股市场上的“黑天鹅”也太多了。比如,莱美药业投资者遇到的这一只。
3月30日,莱美药业发布2016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称2016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由6279.64万元修正为707.21万元,由此业绩变动区间也由预增204.65%变为下滑65.69%。
上述业绩变脸的原因在于海外投资失利,公司对全资子公司莱美(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Argos股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这完全是180度的大反转。不出意外,昨日的股市上,公司股价以大幅下挫之势来迎接这只“黑天鹅”的降临。
但莱美药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却完美地躲过了这只“黑天鹅”。此前公司曾在2月24日发布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持有的公司股票15973059股已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全部出售完毕”。
问题在于,就在此前约一个月的1月26日,莱美药业曾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2016年全年盈利预计6000万元~6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09%~215.34%。
也就是说,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票出售完毕的公告,恰好发生在业绩预增和业绩快报修正这两个公告之间。甚至莱美药业发布那个“关于生物医药基金投资项目进展的公告”(称“项目存在临床失败、不能获得FDA批准等风险”)的时间,也恰好处在员工持股计划清仓之后的2月25日。不得不说,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完美,甚至完美得有些不太真实。
莱美药业的员工持股计划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避免了损失,甚至是赚取了利润。但莱美药业的投资者,特别是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跑掉、舍不得割肉的投资者,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遭受了损失。冰火两重天的分割线,只在于一方是公司的内部人,另一方是市场的外部人。
上述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许只是一种巧合,而且看起来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失利的市场投资者,除了自认倒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或者拿“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来聊以自慰。而莱美药业依然可以在市场上继续发展和交易,直到投资者淡漠了伤痛。
但是这种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清仓”,真的可以归结到市场风险的范畴,而令人无动于衷吗?在资本市场上,它仅仅是让一部分投资者损失了三五斗而无伤大雅吗?
不是的,这样的事件,最大的伤害在于“信用”二字,包括企业的信用和市场的信用。
为什么要搞员工持股计划?作为长期激励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不过是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公司竞争力,实现公司更好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当一个公司要搞员工持股计划的时候,它传递给外界的是这样一种积极有为的信号。投资者之所以买进股票,也就是对公司投下了信任票,把相应的资金托付给了公司。他们相信员工持股计划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回报。
但显然,莱美药业的员工持股计划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期间,公司效益和股价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反而在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一结束,就在业绩预增的时间窗口,迫不及待地“全部出售完毕”,这带给投资者双重的伤害。一个将投资者抛弃的公司,一个连内部人都不看好的公司,还有什么企业信用可言呢?
企业信用是整个市场信用的一部分。问题就在于,这种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减持”或者“精准清仓”,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资本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它所伤害的就不只是企业信用,更是整个市场的信用。
所谓“精准”,就在于这些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满进行减持前后,往往会借助“高送转”等套路,通过利好消息来推高短期股价。今年年初,媒体曾报道,当时A股市场上,锁定期满的员工持股计划约有193个,其中40家上市公司41个员工持股计划宣告股票出售完毕,有24家公司在持股计划存续期间推出了最低10送转4股,最高转增30股的年度或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很难说,没有实际价值的“高送转”是不是为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减持”而做嫁衣裳。
尽管它们可能没有飞出莱美药业那样的“黑天鹅”,但是很难回避市场的质疑,即背后可能存在着相似的逻辑,由此对企业信用同样将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最终也是对市场信用的伤害。因为一个资本市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有没有良好的信用。
员工持股计划的“精准清仓”,是以信用为代价来换取了企业内部人的私人利益和短期利益。如果市场信用最终成为予取予夺的“公地悲剧”,这将是最可怕的地方。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