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机器人厂商一边赚钱一边烧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3-08 01:05

    在吴丰礼看来,招工难、招工贵、工人对就业环境要求日益趋高,制造业管销成本越来越高,这些都是自动化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必然原因。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陈鹏丽 每经编辑 杨 军    

    每经记者 陈鹏丽 每经编辑 杨 军

    2月9日,拓斯达(300607,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谈及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在3月1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家“脱虚向实”的政策引导下,自动化的潜在市场需求十分巨大,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将迎来爆发。但是机器人产业也面临挑战。“机器人赚钱确实太难了,在这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里,可以想象能赚到钱多难。”

    在吴丰礼看来,机器人厂商是中国实现工业4.0过程中的布道者,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厂商要承担产品的研发、人才的培养等多个环节的成本。吴丰礼指出,拓斯达奉承“研发为王”,烧钱搞研发为拓斯达带来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也是拓斯达能够成为少数盈利并维持持续增长的机器人企业的原因。

    机器人企业赢利尚且困难

    在吴丰礼看来,招工难、招工贵、工人对就业环境要求日益趋高,制造业管销成本越来越高,这些都是自动化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必然原因。

    记者也注意到,国内机器人上市或挂牌企业中,只有部分能够盈利。比如,新三板挂牌企业奥机器人(836965)去年1~6月实现营收278.8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3万元;佳士科技(300193,SZ)去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机器人业务仍是亏损状态。中国智能制造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12家服务机器人企业中仅有5家企业实现盈利。

    吴丰礼告诉记者,拓斯达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撑核心产品的推出。“机器人研发院成立两年,到目前还是在烧钱研发的阶段”,“我们的控制器是自己的,他们(其他厂商)是到外面买,我们的只需要物料成本,成本就比别人低。”

    目前国内自动化人才紧缺

    对于机器人厂商而言,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不小。拓斯达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3~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40.3万元、1697.1万元、1820.7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4.87%、7.94%、6.02%;2016年1~6月,机器人(300024,SZ)的研发投入为2060.4万元,占当期营收的2.3%;埃斯顿(002747,SZ)去年上半年的技术研发费用为2307.0万元,占当期营收约9.4%。

    除了产品研发外,国内机器人厂商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成本。深圳一家手机零部件制造中小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工厂在自动化升级后,设备后续维护与保养全部由机械手生产商提供。

    “我昨天就跟一家集成厂商的总经理聊到,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他们的工程师价格非常高,一个月工资至少要15000元,但卖服务给下游工厂时,需要做维护,为了保证机器运行,可能5个工程师要被‘拴’在工厂,这对集成商而言成本很大。工厂自己的人成长不起来,而集成商又往往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国际维修联合会中国分会主席李葆文3月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吴丰礼认为,未来能在竞争中胜出的机器人企业,必然是综合服务商类企业。目前国内自动化行业人才的确紧缺。“人才就像是女人衣橱里的衣服,永远都缺一件,至于缺哪件,此一时彼一时。”不过相对来说,智能硬件虽然门槛低,但要求对生产工艺非常熟悉,需要经验积累,这类人才更稀缺。“目前最缺的是了解工艺的,作为综合服务商,我们在输出自动化服务时需要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工艺。”

    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

    ◎机器人厂商是中国实现工业4.0过程中的布道者,在这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里,可以想象能赚到钱多难。

    ◎人才就像是女人衣橱里的衣服,永远都缺一件,至于缺哪件,此一时彼一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企业“砸锅卖铁”投入机器人 推动产业标准升级

    下一篇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0.28%报1468.80点。欧洲STOXX 600指数收跌0.27%报372.27点;德国DAX 30指数收涨0.08%报11968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37%报4953.8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15%报7338.99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