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成都-重庆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每经编辑 张舒
每经记者 张舒 每经编辑 杨军
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首次明确成都-重庆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 一个。
通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强化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枢。
“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陈光如是评价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一定会导致区域新一轮的增长。”
“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
什么是综合交通枢纽?它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一定区域的客、货转运中心。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对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根据《规划》,重点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厦门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造通达全球、衔接高效、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枢。
“这是一个全新的定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陈光表示,从国家战略来看,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成渝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的门户。可以说,在向西向南发展的趋势下,成渝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正是呼应了这一发展方向。
“导致区域新一轮增长”
陈光表示,“交通布局背后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四个强劲增长点,第一个就在京津地区;第二个就是长三角;第三个就是珠三角;第四个就是成渝,把成渝提升到这样的位置,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一一对应。”
陈光说,这既是一个规划,也是发展的结果,经济发展导致交通需求的旺盛,而交通设施建设也倒过来影响引领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一定会导致区域新一轮的增长。”
同时,成都正在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城镇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城市功能的提高,也获得了相应的国际性交通枢纽地位。”陈光说。
2016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604万人次,通航城市209个,开通航线270条,国际(地区)航线95条,货邮吞吐量61万吨,跻身世界机场排名前50强;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全面提速,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初步形成北线、中线、南线三线并行格局,实现“天天有班列”目标,开行量一跃增加到2016年的460列,开行数量跃居国内首位,占国内中欧班列总量的26%,发运货物总价值超过13亿美元。
“交通的发展,也确实让人惊讶。”陈光说,交通发展到一定规模将形成乘数效应,如果交通设施里面投入1元钱,实际上会带来2至3元钱的倍增效应,由于交通具有渗透性,可渗透到国民经济60%的部门当中,可以带动相关上下产业链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范围内,轨道交通产业链,第一位在北京;第二位就是四川。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