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朋
每经记者 王朋
“新的一年,我们要围绕‘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实现体制机制调整和追赶超越双丰收,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这是秦汉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占文在2017年度工作动员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作为西咸新区五大功能组团的核心区域,秦汉新城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西咸新区乃至陕西范围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多年来以“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园之城、健康之城”作为建城目标,构建了一套立体的生态发展格局。
如今在大西安发展之下,西咸新区被纳入西安管理。此举对于西咸新区发展、大西安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秦汉新城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在此背景之下,秦汉新城提出了“扑下身子促落实,努力创造建设大西安的新业绩”。记者注意到,秦汉新城在基建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产业体系培育方面、“三个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如今的秦汉新城已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新城正在崛起。
历史传承打造城市品格
秦汉新城总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是西咸新区面积最大的区域。境内遗址保护区达104平方公里,包括汉代11座帝陵中的9座都分布于此。独具特色的历史遗址和文化成为秦汉新城的核心优势。
对于辖区丰富的历史遗址资源,有外界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给秦汉新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掣肘。但秦汉新城却利用其蕴含的文化资源,让文物“活”了起来,在动态传承中进行保护,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发展新模式。
自2011年6月“出生”之日起,经过近6年的发展,秦汉新城围绕自身优势,形成了目前“一轴双核三带三区”的产业布局。
“一轴”指的是秦汉历史文化主轴,依托秦汉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优美示范小镇,进行生态再造,发展现代农业,包装策划文化产业,打造秦汉历史文化主轴。
“双核”包括了渭河北岸休闲商务核和大遗址生态核。其重点在于建设渭河北岸商务区,秦文化主题公园和帝陵遗址公园。
“三带”则囊括了渭河生态景观带、帝陵遗址风光带和泾河生态景观带。重点加快泾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扩大帝陵遗址风光带绿化美化面积,实施生态景观工程,配合发展休闲旅游、都市农业,与已经完成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形成三条生态景观长廊。
“三区”说的是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塬北综合服务区和周陵新兴产业园区。
三个园区中,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是秦汉新城核心功能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会议展览、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休闲、创意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产业。
塬北综合服务区,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培训、综合服务、文化娱乐、生态居住等相关产业。
周陵新兴产业园区,紧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依托西安、咸阳两市雄厚的科技、人才和产业基础,打造以建筑产业化、光机电与系统集成、新材料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核心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
目前,园区已经完成了三横三纵的路网建设以及电力、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已成功引入项目近40多个,总投资超200亿元。随着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划归西安实现一体建设
如今,随着大西安建设的加快发展,秦汉新城迎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机遇。这种机遇,源于自身,更源于其所处的环境。
2017年是“大西安元年”。为了支持大西安建设,陕西省委省政府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这也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诚如秦汉新城对自身的认识,在这一轮改革大潮中,无论是政策还是地缘优势,秦汉新城都处于“最前端、最前沿”。
首先是政策的叠加优势。秦汉新城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省内所有开发区优惠政策的普遍优势;同时享有省政府出台的《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十大政策》,以及西咸新区出台的33条优惠政策的特殊优势等。
随着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秦汉新城的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都将全部纳入西安市统一规划,实现一张蓝图、一体建设。对此,杨占文指出:“划归西安市代管后,我们在发展空间、城市格局、市场融合、资源共享、政策机遇等方面都将与大西安实现无缝对接,体制机制将更加顺畅,各项工作都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受到的关注和对外吸引力将更大。”
其次是秦汉新城本身的区域地位。位于西安咸阳两城之临、西咸新区的五城之心、渭河泾河两河之畔,随着西安主城区的北拓以及咸阳城区东扩,两座古都将在这里对接融合、一体发展,前景十分开阔。此外,秦汉新城构建了“三横十纵”的主要交通网络,是连接新区各个组团的交通枢纽。
新局面下的“破局”之战
“知大势者明,顺大势者胜。”见证和参与大西安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秦汉新城将在体制机制调整和追赶超越两方面发力,全力“破局”。
秦汉新城的管理者们对此有着清醒地认识,杨占文在2017年动员大会上讲到:“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只有把机遇化为优势、把责任化为行动、把压力化为动力,才能快速追赶、实现超越。新城上下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主动在建设大西安的大潮中建功立业,决不能在发展中掉队。”
秦汉新城接下来将在四个方面创造建设大西安的新业绩。
一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硬实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上,秦汉新城将继续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包抓项目、按月督导检查项目进展制度,及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确保“天天有进展,月月有变化,季度大变样”;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将重点建设对接西咸两市主城区和连通五大新城的主干道路,加快与大西安实现城市功能的互联互通。围绕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有一批科技含量好、产业带动大、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进驻。
二是培育产业体系,构建发展的主心骨。秦汉新城将围绕“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大健康、生物技术、装配式建筑、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产业方向,力争5年之内,形成3~4个产值过500亿的主导产业集群,形成1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集群。同时培育一批秦汉新城“土生土长”的市场主力军,实现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
三是营造好“三个环境”,夯实发展软实力。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树立“环境优于政策”的理念,深入推进“营改增”“五证合一”,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不断提高新注册企业数量。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用一流的服务树立良好品牌,厚植发展优势。同时在城市绿化和生活品质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另外结合体制机制调整,争取在2017年实现拆迁群众的大面积回迁。
四是稳步推进托管工作,催生发展新动能。管委会全体干部员工主动接受西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融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正如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的“站在秦岭之巅看陕西”,谋发展就需要这样的情怀和担当。在建设大西安成为全省共识和民心所向的大背景下,当前在秦汉新城管委会,建设大西安更成为践行“雄沉大气 海纳百川 勇开先河 坚韧奋进”秦汉精神的共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