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高论·前瞻】《长城》:一块“亩产万斤”的试验田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1-04 17:18

    无论如何,对中美两国电影产业来说,《长城》都是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尤其是对调整中的中国电影市场,在2016年这个霾遮雾罩的寒冬,堪称一根救命稻草。或悲壮,或辉煌,或以范例而垂范来者,或因绝唱而警示后人。

    每经编辑 周铁东    

    作者 周铁东(资深业内专家)

    2002年,以张艺谋的《英雄》为肇始,乘着市场化改革的东风,中国电影迈进商业大片时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经历了岁月静好、年华无伤、现世安稳的十年,堪称影史奇迹。到2012年的《泰囧》,更是实现商业井喷,年增长率超过60%,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电影市场这座钻石富矿的丰厚储量,使得中国电影一举跃进“资本谵妄”时代。一路突飞猛进,到2016年暑期终于回归理性沉静,及至此番贺岁,又在指望张艺谋一枝独秀的《长城》来救市。

    十数年日月如梭,有若鬼使神差地完成了一次轮回,幸之耶?哀之耶?

    诚然,当年的《英雄》不仅吹响了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号角,还作为一个成功范例,开启了中美合拍的新历程。可惜,2005年的《无极》和2008年的《功夫之王》让美国投资者投无所报,于是便终结了中美合拍的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直到当今不信邪的《长城》出笼。

    《长城》之所以“不信邪”,皆因其项目开发始于2011年。其时恰逢“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盛世,中国电影如日中天,票房持续走高,银幕数与日俱增,酷似一个取之不尽掘之不竭的钻石矿。而且,四家合拍伙伴皆为两国顶级选手:乐视、中影、传奇、环球!外加顶级导演、顶级明星和顶级团队,各种能用金钱堆砌的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于是乎,史上最鼎沸的电影市场项目催生了一个史上最贵的中美合拍作品:旨在桥接世上两个最大的电影票仓,相当于放飞了一颗“亩产万斤”的卫星。

    作为一块意欲重启中美电影合作新时代的试验田,中美双方互相倚重,大有相依为命、抱团取暖之势。一方面,中方指望借此走向世界,如张艺谋所言:“这是我们中国导演借助好莱坞的资本、技术和班底呈现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一部电影,这是我们借水行船、用商业电影载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作品。”而另一方面,好莱坞为了分享中国市场,一直在讨好中国观众,不惜妥协逢迎。由于中国电影市场尚未完全对外开放,合拍成为其规避进口指标限制的另类方式,而《长城》则是其开疆拓土的一个具体诉求。

    无奈市场突变,好不容易历时五年磨出一剑,正待出鞘之时却遭遇中国电影的市场低谷。值此贺岁时节,《长城》能否赢回观众,给市场注入活力并支撑整个档期以待来年(该片北美上映时间定为2017年2月17日),便成为中美业内的共同期待与厚望。

    无论如何褒贬,《长城》无疑将作为一个里程碑而载入电影史册。但以其史无前例的超大预算(不含宣发的制作成本为1.5亿美元,超过10亿元人民币),必须有30亿~40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票房,才能使参投各方具有可持续合作的意义。而这,仅凭中美单方市场可能无法实现。何况,纵观中美合拍案例,却鲜有两边通吃者。

    就《长城》本身而言,其投资结构也许纸上无瑕,然而既是合拍,必有妥协,尤其是对审查的迁就,可能伤害潜在的国际市场前景。尽管张导号称做的是一部好莱坞的英语大片,要借助好莱坞优势来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但东西方之间固有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若要强行弥合就相当于脚踩两只船,但如何保持平衡与稳定,同时确保东西两块市场,尚无成功先例。如《卧虎藏龙》,美国市场行,中国市场不行;《赤壁》,中国市场凑合,美国市场不行;《功夫梦》,美国市场成功,中国市场不行;《英雄》和《无极》更不必说。尤其是作为中美合拍终结者最近的一部《功夫之王》(2008年),制作成本55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1.28亿美元(其中美国5207万美元,海外7590万美元,而海外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1.71亿元人民币),算下来还是赔本儿赚吆喝。

    对于《长城》,整个产业都在观望,看传奇和乐视能否在这场天价赌局中胜出。成则皆大欢喜,相濡以沫,共剪西窗烛;败则此情不再,陌路天涯,相忘于江湖。中外电影合拍的一种投资结构和盈利模式,甚至中美两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便如此温情而又悲壮地系于作为国师的张艺谋一身,堪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然而,自影片宣布投拍以来,来自各种分析的“危险”和“机会”便如影随形,可谓“危机”不断,尤其是2016年7月预告片发布之后,《初来乍到》的亚裔影星康斯坦斯·吴的一则推文,引发了至今仍在西方世界持续发酵的广泛争议,认为马特·达蒙饰演的白人角色“刺裸裸地延续了所谓只有白人才能拯救世界的带有种族歧视的谎言……我们的英雄不是像马特·达蒙这样的白人……当你在不断制作这种类型的电影时,你就是在传递这样的信息,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而片方之所以采用达蒙作为主角,主要是出于“融合中美两国明星实力”的商业考虑,所以,为避“洗白”之嫌,片中的人物角色被作了修正。这种人物设置让达蒙几无回旋余地,只能勉为其难地将其表演才华诉诸于形体与台词,而鲜有心智表达。就像当年的贝尔一样,获奖提名基本无望,皆因角色毁演员,而非演员抬角色。稍事研究便能发现,同类题材的类似安排鲜有成功者,因为白人市场容不得白人来扮演非白人角色,而非白人市场也难容白人去扮演非白人角色,这应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电影市场的表现之一。

    且不说前文提到的同样罹患“白人救世主”综合症、备受争议因而血本无归的《功夫之王》,最近的失败案例还有《埃及众神》(成本1.4亿美元,全球票房1.5亿美元,美国国内3115万美元,占20.7%;而海外1.19亿美元,占79.3%)和《法老与众神》(成本1.4亿美元,全球票房2.68亿美元,美国国内6500万美元,占24.2%;海外2.03亿美元,占75.8%)。这两片用的都是白人主导的卡斯。

    此外,本应成为一个合拍范例的《长城》却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特例:这便是“传奇娱乐”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这一投资结构对传奇来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其成败也被赋予了改朝换代的意义。

    该片因此而被赋予了三个“第一”:张艺谋的第一部英语片,马特·达蒙进军中国的第一步,传奇影业跨洋战略的第一招。而从万达(及其所代表的中方)的角度而言,买传奇买的是好莱坞水准的制作力量,并希冀以此来分国际市场一杯羹。这是中国电影的短板:无论本土多强,海外总是难成气候。如目前史上最牛的《美人鱼》,国内5.26亿美元,海外2500万美元,这已经是继《英雄》之后最大的海外成功了。这个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能否实现,重任又历史性地落到了传奇和张导肩上,因为有些东西毕竟是拿钱买不来的。而以本人从事电影洋务30余年的经验判断,这一宝还得回押到中国市场上:中国成,《长城》成;中国败,则《长城》的投资结构定告崩溃。

    为此,我们不妨看看传奇被并购之后的第一部大片《魔兽》的市场表现(全球总票房4.33亿美元)。其成功靠的还是中国2.23亿美元票房,美国本土仅有区区4722万美元的票房,而且国际影响力微乎其微,恰似中国大片的国内外表现,以其高达1.6亿美元的制作成本,若无中国市场支撑,又将是一个风中凌乱的赔钱买卖。之所以如此,皆因好莱坞对中国观众的迎合以及西方主流市场的普遍式微。以好莱坞为统领的西方主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由此可见一斑: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鉴于此,咱们还怎么好意思去指望“西方主流”来支撑《长城》的盈利模式?再苦再累也只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了!以当今全球电影产业格局观之,这其实就是一个麻杆儿打狼两头害怕的事儿!

    一旦海外失利,万达意欲通过传奇来实现的海外扩张野心便大打折扣。而且,从传奇的追踪记录来看,其更擅长的是投资别人的影片(如华纳的《黑暗骑士》和环球的《侏罗纪世界》),自己做的项目除了《魔兽》得益于中国市场而险胜之外,其余则连连败北。如2015年的《黑帽》(制作成本7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1965万美元,美国800万美元,占40.7%;海外1165万美元,占59.3%)、《第七子》(制作成本95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1.14亿美元,美国1722万美元,占15.1%;海外9696万美元,占84.9%)和《猩红山峰》(制作成本55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7468万美元,美国3109万美元,占41.6%;海外4359万美元,占58.4%)。这三部票房惨败的影片也和《长城》一样,发行商都是环球。但愿《长城》能打破这个魔咒。

    因此,国人把所有非议都指向张导一人,显系不公。张导无非是作为一颗利益博弈的棋子而完成了一篇必须“安全第一”的命题作文而已。为了这个“不成功便成仁”的商业野心,他必须忍痛割爱其所擅长的美轮美奂的个人化的视觉表达、对微妙关系的天才摹写及其令人沉醉的艺术情怀,留给世界一个被资本抽离了灵魂的好莱坞躯壳。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影评人一句“张艺谋已死”的高度概括,其实不冤。

    无论如何,对中美两国电影产业来说,《长城》都是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尤其是对调整中的中国电影市场,在2016年这个霾遮雾罩的寒冬,堪称一根救命稻草。或悲壮,或辉煌,或以范例而垂范来者,或因绝唱而警示后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新年到“缘”尽了 “药王”阮鸿献离婚57亿身家剩多少?

    下一篇

    陕西煤业股东计划减持不超2.67亿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