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给予了广泛关注。比如,现在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出门开车是方便了,但停车却成了大问题。保守估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并且正持续扩大。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冯 彪 每经编辑 贾运可
每经记者 冯 彪 每经编辑 贾运可
12月24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关于检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会议大厅座无虚席。对于一些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给予了广泛关注。比如,现在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出门开车是方便了,但停车却成了大问题。保守估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并且正持续扩大。此外,关于电动车标准制定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一方面,电动车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的出行,在一些地方电动车更是快递小哥们的“标配”;但另一方面,“满街横行”的电动车也给道路安全埋下了一定隐患,如何规范电动车驾驶行为引起公众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部长们都给出了相应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比如,对于停车难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表示,将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停车场等举措来妥善解决。
五举措应对停车难
针对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路问及,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和缓解停车难问题有什么具体办法?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对此,陈政高回答,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第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城市路网密度和面积率不够。发达国家城市路网密度一般都在20公里/平方公里左右,一些地方甚至达到23公里/平方公里,而我国平均只有7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方面,发达国家都在20%以上,有些达到25%,而我国目前只有13.7%。
第二个原因,陈政高认为是道路的级配不合理。我国道路建设普遍是“宽马路、稀路网”,发达国家则是“窄马路、密路网”,次干道和支路的缺乏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另外,交通拥堵的原因还包括公共交通不发达、交通秩序混乱、单行道路推行缓慢、停车占道严重等方面。
对于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陈政高指出,一是优化路网结构,到2020年建成区路网密度要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到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的公交分担率要达到40%以上,大城市达到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三是逐步解决停车占道问题;四是配合有关部门整顿路面交通秩序,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四是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单行道,使单行道成网、成片。
关于停车难问题,陈政高估测,全国停车位缺口约为5000万个。下一步工作大体有几个方面:第一,各城市要作出规划、提出目标,争取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停车的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平衡;第二,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建设停车场;第三,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四,坚决打击违规停车行为;第五,强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将停车场的建设、收费、管理等纳入法治轨道。
制修订电动自行车标准
电动自行车、代步车的出现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郎胜问道,对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改装车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目前是如何进行监管的?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做到有效治理、从源头上管住?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回答说,关于电动自行车,原来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条件进行判定,一是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0公里;二是车辆自重不能超过40公斤;三是必须得有脚踏功能。但由于有关方面认识不一致,推翻了。关于三轮和四轮(电动车),情况就更加复杂。长期以来,由于各方对这一块认识不一致,所以没有具体的对策,大量三轮、四轮的低速电动车逃脱了监管——既不上牌照,驾驶人员也不考驾照。
苗圩表示,现在要谈的是如何“规范一批”。总的思路是这样的:先要修订或者制定安全技术标准。有了标准以后,就要加强监管,机动车要按照机动车的标准,必须到公安部门上牌照,驾驶人员必须取得驾驶执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安全。不能像现在,很多电动摩托车在非机动车道上大行其道,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公安部副部长李伟也回答,南宁、海口等城市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做法都非常好,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比如,政府牵头解决准入问题、上路要有明确的条件和要求、组织群众队伍参与管理等。
安全标准制修订经费不足
在安全生产配套法规规定制定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姚胜问及,目前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进展缓慢,存在着标准缺失、老化甚至“打架”等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实施条例和部分配套法规迟迟没有出台?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进展缓慢?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回答说,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进展缓慢,甚至缺失、老化、“打架”的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主观上来讲,大家现在对安全生产比较重视了,但对安全生产标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抓得不紧,下工夫不够,经费保障也上不去。这个需要认真地思考和检讨,包括我们自身也要检讨。”支树平表示。
支树平指出:“目前我们国家标准委制修订经费的标准大概是每年财政预算1个亿,这1个亿要支持两千多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因为我们三万多项国家标准,每年差不多要制修订两千项。据测算,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经费需要30万元左右,有的可能更高,而我们国家目前强制性国家标准平均投入不到10万元。财政不足部分,就需要企业和社会统筹。经费投入不足,就导致安全生产标准的技术研究薄弱,制修订进展缓慢,拉长了标准的标龄。现在有的安全生产标准,标龄甚至超过十年,而国际上是五年左右。”
在客观上,支树平表示,标准制定的过程是个科研的过程,技术性比较强,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甚至实验,有的还需要进行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比对和研究,有的则需要进行指标的再现性验证,这些都需要时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