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中国经济到今天,不创新是走不出去的。高新园区的未来发展将沿城市化和数字化两个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后数字城市中心”目标。
12月21日,“展望2017: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高新区未来”国际研讨会在德阳国家高新区举行
每经记者余蕊均 每经实习编辑 王贵宏
面对波澜起伏的世界经济形势,科技革命被认为是化解危机的最佳“药方”。肩负着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走向何方?在各国纷纷发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当下,被给予厚望的国家高新区究竟应该怎么做?
12月21日,由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办的“展望2017: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高新区未来”国际研讨会在德阳国家高新区举行,吸引了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以及韩国贸易协会成都代表处等机构的300余人参加。
西财智库CEO、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表示,从全球来看,无论是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或是德国慕尼黑,高新技术园区都是创新最集中的区域,并且引领了创新的发展,“没有高新技术园区,可以说这个世界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进步方面,表现会逊色很多。”
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新区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特别提到,目前获批的国家高新区已接近150家,加上经开区,数量将超过300,“从它们的分布来看,包括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和西部,可以说这六大区域和我们国家的经济体量基本处在一个正相关的关系。”汤继强说,“也就是说,国家高新区在其所在区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和支撑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1988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去年国务院新批包括德阳在内的16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截至目前,这支“国家队”已发展壮大至146名成员,而探索之路仍在继续。
在昨日的研讨会上,曾长期担任成都国家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的汤继强分享了他眼中的国家高新区之变。“比如说,从过去简单的借鉴国际先进高新区逐渐向本埠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又比如,从过去追求产值的最大化,到今天努力实现’创新中国’和’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汤继强表示,“我们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中国经济到今天,不创新是走不出去的。高新园区的未来发展将沿城市化和数字化两个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后数字城市中心’目标。”他解释说,高新区现在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过去的园区开发就是发展产业,是没有相应的功能和社会配套的。
如今,在新的形势下,既有重重挑战更有发展良机。汤继强认为,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四川省把创新驱动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撑,四川和西部发展拥有广阔的未来,“因此,对于包括德阳高新区在内的中国新一批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前景,我充满希望。”他说。
对于“后起之秀”德阳高新区的未来之路,汤继强在会上给出了他的建议,“要处理好科技与经济结合、金融与产业结合的关系。在产业上,应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科技农业等产业。在规划布局上,应将德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融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当中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向美国、韩国、以色列等国的高技术园区学习,向国内的先进高新区学习,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找准着力点和方位,高点起步,高点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