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睿
沉寂数月的红筹回归,因“万达商业欲借壳中体产业上市”而重回话题榜。本月16日的一则新闻称,自港交所完成私有化退市的万达商业,意欲重组中体产业借壳回归。加上此前恒大宣布寻求通过借壳深深房A在深交所上市,让各界更加关注那些跋涉在回归A股之路的红筹股们。
此前随着A股的上涨,上市公司估值的攀升,红筹股、中概股掀起了“回归”潮。今年5月,鉴于市场对壳资源狂热的炒作,证监会曾表示,正对中国企业海外退市,再通过IPO并购重组等回到A股上市进行研究分析。6月17日,证监会发布重组新规,对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等加强监管,明确借壳上市等同IPO审查。9月初,证监会再次强调:仍在对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重归A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证监会对相关企业回归政策没有任何变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多红筹港股、红筹公司及美国上市中概股分拆或私有化回归A股的进程或终止或推迟,陷入僵局。9月至今,包括南京新百、博通股份、扬子新材、永达汽车先后发布公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其终止重组的理由都如出一辙: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监管层的初衷在于抑制过热炒壳,同时这也是权宜之计,不会采取“一刀切”方式关闭“回A”大门。但正因为政策悬而未决,市场无所适从,实质上导致几乎所有相关企业的“回A”之路都陷入了停滞状态。
首先,现有政策对于不同回归模式、回归是否涉及换汇没有区别对待。
对不涉及换汇的分拆上市,比如港股市场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理应欢迎,反倒是境外交易所要担心优质资产外流;对于涉及大量换汇的中概股私有化方案,则应交给外汇管理部门去考量。但目前看来,不论哪种回归模式,都面临被“拒之门外”的风险。
其次,目前政策对于有实力的优秀企业和某些业绩不佳、欲借回归A股“跨市场套利”的企业没有区别对待。
不可否认,由于资本的逐利天性,A股市场的高估值成为许多企业回归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这些企业中,并不乏业绩优秀,希求借力A股加速发展、放大优势的企业。以中国忠旺为例,作为此次回归中的制造业代表,忠旺在东北的辽阳、营口、盘锦等地投资建设了多个重大项目,其重组交易前后不仅估值价差更小,也更符合近期国务院力推的一系列东北经济振兴、优先支持东北企业IPO的政策导向。
第三,政策对于企业是否参与“炒壳”没有区别对待。
近年来,壳资源身价暴涨,也引发不少诟病。批评者认为,壳公司市值小往往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其大股东却能凭借壳交易大赚一笔,收益率甚至大幅超过经营优良的公司。更有甚者,囤积壳公司豪赌借壳,其收益率也非常可观。这些行为冲击了健康的价值投资观念,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市场对于“壳”公司的炒作属于二级市场的行为,与借壳重组方并无关系。“壳资源”的身价暴涨,更深层原因在于目前现行IPO体制下,上市公司资源稀缺。监管部门需要打击降温的,是市场操纵行为,而不是被炒作的壳公司本身,或者借壳上市这一正常的商业行为。
综上所述,当前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完全符合鼓励直接融资的政策导向,也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国内资本市场应该鼓励优质企业回归,监管层也应尽快出台细化的红筹回归政策。比如加强监管力度和提高企业回归的门槛,或者分行业区别对待,不鼓励非实体经济的企业回归,但支持实体经济的企业重回A股。如果仅仅因为“红筹股”或者“中概股”的身份,就拒绝相关企业回归A股,不但于法无据,也不利于资本市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A股上市,参与全球竞争,都是与时间的赛跑。在这场赛事中,监管层理应支持优秀企业借力A股平台做大做强,并帮助扫除在此过程中一些既有的障碍。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