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作为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十二个区域性科研基地之一,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将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启动建设,7个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将整体入驻。
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成都科学城建设驶上快车道。
10月31日,作为中科院在全国布局的十二个区域性科研基地之一,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将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启动建设,7个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将整体入驻。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3月11日中科院成都分院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7月28日与成都天府新区签署科学城园区项目实施协议,再到10月31日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用时7个月左右。“开工意味着这一项目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再次彰显了’成都速度’。”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翼今日(10月28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7个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将整体入驻
用“一天一个样”来形容成都科学城一点也不为过。
去年11月,《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5年版)》出炉,明确了四川天府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其中,成都科学城无疑肩负着重要使命。
随着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一座新城正在成都兴隆湖畔崛起。
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的启动建设,意味着成都科学城打响“创新为魂、科技立城”这块“招牌”的进程又快了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一期投资24亿,建成后,中科院成都分院现有的7个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将整体搬迁入驻。同时,中国科学院在成都科学城选址新建的“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综合研究平台”、“强震区山地灾害形成机理模拟试验平台”等平台项目也将入驻。
此外,中科院成都分院还将在下一步引进更多中科院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院地、院校和院企合作与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蓉打造成果转移转化大平台
近年来,如何消除科技成果转化梗阻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成都也为此做了诸多努力。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的实施,无疑将为成都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两个通道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科院成都分院园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李铁牛表示,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意味着中科院将全方位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助力成都提升自主创新和源头创新能力。“这个项目占地总面积超千亩,中科院要在蓉打造成果转移转化大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共有70多个院属研究机构及企业的近800个项目在川渝藏进行转化,为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超过750亿元,同时还孕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将引进一批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中科院光电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及光电产业园区,争取布局国家实验室。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实现集聚创新创业人才4000余人,孵化上百家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