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杭州银行迎来了20周岁生日。二十年,不仅是中国金融市场一段风起云涌的变革史,也是杭州银行坚持改革创新、向新型银行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二十年前的今天,杭州银行肩负着重振地方经济、重构地方金融秩序的历史使命,勇挑重担,在整合杭城的大小城市信用社基础之上,成立了杭州银行的前身——杭州城市合作银行。二十年风雨兼程,杭州银行积极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转型之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截至2016年6月末,资产总额5668.89亿元,存款余额达3321.66亿元,贷款余额达2327.97亿元,分别是成立时的96倍、87倍和84倍,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以及浙江省内设有网点189家,员工6000余人,并于9月获得IPO批文。杭州银行二十年发展蝶变的历程,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历史,书写了城商行在市场化改革之下转型升级谋发展的绚丽篇章。
敢为人先 二十载改革创新引领转型发展
过去二十年的创业创新历程中,杭州银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开拓转型发展之路,把握住时代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个的杭银模式、实现了一个个的杭银速度。
创新处置历史不良资产,实现轻装上阵。由于历史原因,杭州银行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不良资产高悬、信誉低下的困境,在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等支持下,2001年8月杭州银行创造性地提出“资产置换”的方式来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以时间换取空间,抢抓市场机遇。这一新模式不仅解决了杭州银行的发展困境,更是为全国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处置和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提供了“范本”。
“三步走”打开快速发展空间。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业改革开放提速,杭州银行在金融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于2002年大胆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积极推动战略执行和落实:2003年,完成了以吸收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增资扩股,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自然人股东等多个主体构成的多元股权结构,逐渐完善公司治理。2005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澳洲联邦银行,成为浙江省内首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引资促引智,从风险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预算、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学习借鉴战略投资者的先进经验与技能;2007年启动跨区域经营,初步形成“立足杭州,布局长三角,面向全国”的战略格局;与此同时,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证监会已通过IPO申请,即将登陆A股主板市场,进一步规范管理、接受市场洗礼,为建设公众上市银行而努力。“三步走”战略的实施,为杭州银行使杭州银行发展驶入“快车道”。
差异化经营,做精做特做优。步入“十二五”以后,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档、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等多因素叠加影响,银行同质化竞争弊端凸显。杭州银行更加清晰对自身定位的认识,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深耕科技文创金融、小微和零售金融等细分市场,形成与大银行的错位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与小微企业共成长,为城乡居民提供金融便利,努力做深、做透本土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得益于差异化经营战略的落地实施,近年来杭州银行综合竞争力持续上升,市场地位持续向好。国际知名评级公司中诚信评级稳定在最高级AAA级;英国银行家杂志1000强排名连续攀升,2016年位列219名;被新浪财经评为“2015年度最佳城市商业银行”。
坚持本源 在深耕实体经济中寻求转型发展
二十年来,杭州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牢牢把握客户需求,持续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丰富服务手段,在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中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促进自身转型升级,形成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集中优势资源,倾力支持重点项目。杭州银行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规划,顺应区域经济产业升级趋势,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资金投入。创新融资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投行、资管、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方式帮助地方政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解决资金问题。G20峰会配套设施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等政府重点项目、重要工程等都有杭州银行融资支持的身影。
通过抓新增投向管控、抓存量结构调整,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支持符合国家和监管政策导向的产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科技文创金融,助跑“双创经济”。科技文创型企业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我国创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近年来,杭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实施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号工程”,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杭州银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国内城商行中较早探索科技文创金融专业化服务,形成了服务科技文创企业的“杭州银行模式”。开发了“风险池基金”、“选择权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创新产品,积极探索投贷联动,加强与创投等渠道密切合作,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力支持了经营区域内创新创业类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16年6月30日,本行科技文创金融授信客户数4, 237户,其中180多家A股上市,约500家在新三板挂牌。在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连续多年被《银行家》杂志评为“年度最佳科技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
夯实定位,做实普惠金融。将小微金融、零售金融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有力抓手,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创新“税金贷”、“抵易贷”“微贷卡”等特色金融产品,建设成熟高效的小微金融专业团队,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创新财富管理模式,针对个人客户,形成私人银行客户、财富管理客户、大众价值客户等不同层级的客户分层体系,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收益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截至2016年6月末,持有三项(含)以上有效零售产品的优质个人客户已达29.9万户。
战略引领 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极大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经济正渗透到各行各业,孕育着巨大的新动能,推动时代前进。新经济催生新金融,也倒逼银行业自身进行供给侧改革,迎接转型发展的新格局。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杭州银行因势而变,提前谋篇布局,加强战略引领,推进自身供给侧改革,努力打造成“轻新精合”的品质银行。
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依托杭州得天独厚的“互联网+”先发优势,杭州银行广泛开展与互联网企业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与政府、同业、电商平台以及优质第三方机构建立渠道合作关系,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网络贷款平台等提供资金存管、支付清算等配套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开展精准营销。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产品和流程。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加强数字化创新,强化电子渠道建设,持续优化手机银行,推进直销银行、支付平台建设,丰富应用场景,提升便捷性、安全性、体验性。
向综合化经营金融服务转变。积极应对利差收窄对传统盈利模式的冲击,大力发展金融同业、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非传统业务,推进资产负债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优化。如金融市场业务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和优异的金融市场业务管理能力,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承销排名均居市场前列,多次获得“优秀承销商”、“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100强”等荣誉称号。全面开展了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各类资产全覆盖的资产托管业务。截至2016年6月末,托管产品规模已超过6400亿。抓住大资管业务发展新机遇,发挥核心优势,加强跨界融合,持续打造资管竞争优势,理财产品从产品种类的丰富性、收益的稳定性和产品兑付的安全性上来说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不断健全各类业务资质,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成立了浙江首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取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B类独立主承销业务、保险资产托管等众多业务资质,积极申请投贷联动试点。
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新经济下,商业银行不仅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机遇,争取有更积极作为,同时,商业银行也要推动自身供给侧改革,通过对传统经营模式、管理理念、运营方式等的变革,实现发展动能转换,重构商业模式,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此,2015年杭州银行聘请麦肯锡公司进行战略咨询,制定了新一轮的五年战略规划,通过实施“六六战略”,即聚焦六大业务发展战略(做强大零售、做专大公司、做优大资管、培育区域化特色、推动数字化创新、推进综合化经营),发力六大能力提升战略(组织管理能力、风险经营能力、合作协同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成本定价能力、系统建设能力),向“轻新精合”的品质银行转变。
“轻新精合”的转型方向意味着杭州银行在新经济下对过去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重新审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新经济,开启新金融。代表未来几年杭州银行将更多开展资本占用低、少消耗资本的业务,由规模效益逐步到产能为王、效率为先;更加重视发展数字化渠道,提升整体营运效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业务模式、服务流程等全方位的创新,积极发展新兴业务,为新经济注入新活力;更加以客户体验优先,精简手续,优化流程,把方便、快捷和良好的应用体验留给客户;更加注重因势而变,协同致胜,挖掘内外部的资源,创造内外协同价值。
二十年是一个新的高度,也是新的起点,随着“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迸发出更为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对金融服务转型升级也赋予了更多的期望。杭州银行将依托总部地处杭州,植根于富饶的长三角,并将机构布局于长三角以外发达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外部环境优势,继续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为打造中国价值领先银行而不懈努力,续写未来更壮丽的新篇章。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