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借道众信旅游延长旅游产业链 新华联转型之路仍有赖于地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9-20 20:17

    世界那么大,新华联也要去看看。然而,眼下怀揣梦想的新华联不得不紧紧抓住房地产这个传统业务,且这种依赖还在加深。

    每经编辑 庞静涛    

    每经记者 庞静涛

    近年来,新华联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积极打造“文旅+金融+地产”三大业务共同发展格局,而文旅更是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

    919日,新华联(000620.SZ)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众信旅游(002707.SZ)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双方可在适当时机相互投资参股;其次,众信旅游为新华联济州岛锦绣山庄文化旅游项目在旅游宣传推广、客源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投资经营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和合作;再次,未来双方通过并购基金等方式对旅游及出境服务项目进行共同投资或并购;最后,众信旅游利用自身优势优先承接新华联出境游学、培训、旅游等业务。

    世界那么大,新华联也要去看看。然而,眼下怀揣梦想的新华联不得不紧紧抓住房地产这个传统业务,且这种依赖还在加深。

    借力布局 新华联要完善海外游生态圈

    为了完善出境综合服务生态圈,让未来有更多想象空间,新华联选择了一个合作伙伴——深谙资本之道的众信旅游。2014年初,众信旅游登陆A股,成为A股市场首家民营旅行社;因看到国际旅游市场火爆,同行业绩爆发,众信旅游并未选择自己培育新业务,而是通过见效更快的资本运作,收购华远旅游积累更多的海外资源。

    新华联同样深知合作伙伴的擅长之处,双方联手资本运作。在双方签署的协议中提到,在时机合适时,双方将相互投资参股,通过并购基金等方式对旅游及出境服务项目进行共同投资或并购。

    新华联海外项目和众信旅游业务有交集,有运作空间。新华联将海外旅游项目布局在华人出境游较多的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目标客源为中国出境游客,这些也刚好是众信旅游的专长之处。

    纵观众信旅游近年的发展,其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出境游运营商,但其业务多处于境外旅游业务的下游,与拥有旅游项目而需要客源、产品开发的新华联在产业链上实现互补。

    众信旅游的拓展方向和新华联的扩张轨迹有不少交集,且产品和运营同样是新华联所需的。众信旅游加大对美洲、澳洲以及东南亚产品的开发,覆盖新华联的主要业务范围;且其在游学、体育、自驾游等主题产品和高端产品建设上同样在加强。今年上半年更是组建了游学事业部,推出国际游学、营地教育、兴趣实践、公益之旅等产品,大力发展细分产品市场。

    913日,新华联与众信旅游的签约仪式上,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如是表达合作意图,众信旅游拥有多年经营出境游市场的经验和大量的海外供应商资源,与新华联文旅发展转型文化旅游产业的未来战略非常契合。

    一个是拥有旅游项目的产业上游生力军,一个是不断拓展下游产业的运营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长也将完善出境游综合服务生态圈。

    房地产仍是新华联转型的最大支柱

    关于进军文化旅游,新华联的心很大,即成为文化旅游行业的“领军企业”,但眼下怀揣梦想的新华联不得不紧紧抓住房地产这个传统业务,且这种依赖正在加深。

    新华联的文旅“野心”,在项目开发之外,更想实现文旅技术输出,甚至是文旅项目的上市,换言之,未来的新华联即便不再大建大扩依然有稳定的现金流,并可以依靠技术赚钱。

    经过数次物业方向的调整,新华联最终确认其业务应该是包括海外旅游在内的文旅板块和金融、地产,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但文旅产业将是重点发力对象,甚至未来6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文旅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转型4年,房地产依然是新华联无可争议的支柱。2016年上半年,新华联实现营业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77.11%,同期商品房销售收入13.2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80.68%

    转型中的新华联对房地产的依赖在加深。2012年为新华联转型的第一年,当年的营业收入25.38亿元,当年商品房销售实现收入21.01亿元,占比82.78%。到了2015年,营业收入升至46.7亿元,商品房销售41.59亿元,占比升至89.12%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新华联增收却不增利,4年间营业收入增加了83.88%,利润却减少了64.50%2012年至2015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5.38亿元、26.01亿元、35.01亿元、46.67亿元,对应年份的利润却在递减,5.05亿元、5.09亿元、4.21亿元、3.07亿元。

    对于利润的减少,新华联在年报中给出的原因为,销售结算周期、文化旅游业务拓展费用的增加或是行业波动的影响。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贾跃亭融资10亿美元再刷屏 乐视离量产车还有多远?

    下一篇

    迪马股份原价转让所持东海证券股权 频抢“地王”耗资已近百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