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庞静涛
◎每经实习记者 庞静涛
继恒大、碧桂园纷纷上调中期销售目标后,中海、融信、旭辉纷纷跟进。如今,把未来3到5年销售目标上调至千亿元规模的企业已不在少数。房地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的聚变过程。房企销售业绩大幅上调,市场火爆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销售指标高速增长的同时,开发商土地储备过少,或者土地储备过多导致的负债率攀升,都为企业下半年或者明年的业绩持续高增长埋下隐患。“地王”频出,业界普遍认为,未来一年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新一轮的调整,这也让高增长变得异常艰难。另一方面,行业的高速增长,也让那些原来策略比较保守的企业,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很多之前为了确保财务稳健而没有高负债扩张的房企,会不会因为过于保守而被被动洗牌?
面对行业未有之变局,房企的战略决策变得极为重要,下一步,应该是追求高增长,还是安全稳妥?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最佳策略?
“今年做到3000亿元规模,完全没有问题,甚至还将超额完成,因为有土地储备做支撑,未来几年仍能保持这样的水平。”最近,在恒大集团2016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这样表示。
恒大总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国内首家撞线万亿级的企业。截至2016年6月30日,恒大总资产达9999.2亿元,较2015年年底上升32.1%,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一。
包括中海、碧桂园、恒大、融创在内的房企都在提高全年销售业绩,全行业已经有两家房企的全年销售业绩会定格在3000亿元以上。
如同一家开发商行政总裁所预测的那样,房地产正在进入寡头的时代。这也因此成为很多今年踏空房企的噩梦,因为太慢,或将被其他企业吃掉。
得土地者得天下
尽管恒大的土地储备已经超过1.8亿平方米,融创的土储有望达到4500万平方米,但多数开发商的土地储备难以支持未来的持续增长,这些相对保守的房企面临新一轮洗牌的命运。
销售爆棚,房企加速开工,土地储备压力加剧。平安证券8月的研究报告显示,上半年,上市房企销售商品等收入同比增长51.8%。同期,上市房企整体去化周期创2009年以来新低,由2015年末的3.1年下降到1.98年。
另一方面,为维持高速增长的销售业绩,房企纷纷大幅提升开工量。万科、保利、金地上半年新开工同比分别增长64.6%、26.9%和21.9%,金地更是上调全年开工目标。
金地华东区域一位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公司参与的土地拍卖会很多,但因溢价较高收获较少,今年以来,很多的精力转向了二手土地市场,目前已有收获,但土地拓展的压力依然很大。
房价屡创新高,商品住宅库存屡创低点的苏州,地价高涨,“地王”频出,但仍未能阻止泰禾、鲁能、华发、东原、祥生和国瑞等房企选择在2016年进入苏州。
对于其中的原因,上述金地内部人士认为,对于一部分中小型房企而言,一线城市总地价高,会有资金压力,而自去年以来热点二线城市楼市的表现,让更多企业选择进入,也使得竞争加大。
面对苏州的土地市场,有苏州房企投资负责人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企业面对生死存亡,更愿意高价拿地。”即便如此,苏州的地并不好拿。截至目前,该人士所在公司,今年仅在苏州高新区竞得一块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龙湖以及正荣都11次参与上海经营性土地的公开拍卖,但均未有暂获;无独有偶,金茂、大名城、远洋、九龙仓等房企也多次出现在上海公开土地市场,但均未能竞得土地。
适度运用投资杠杆成关键
土地是房地产企业的粮草,企业对城市的把控和项目的布局则像是行军中必不可少的战术、策略,这些因素一个都不能少。
高杠杆已被广泛运用在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端,部分企业甚至在保证金阶段即使用杠杆,并在上半年取得了快速增长。中南建设的一份文件指出,可以借到低廉资金的周期也就3年。在这一背景下能借到越多的钱,越容易获得成功。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政策端已经在收紧居民端的信贷杠杆,企业端收紧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8月31日,房价上涨较快的厦门和武汉,纷纷上调房贷首付比例,收紧居民端贷款;此前,南京、苏州已经收紧贷款政策。
企业端信贷已有收紧迹象。有媒体报道,兴业银行高管在2016年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进行总量管理,不介入“地王”项目,严格控制杠杆比例。
早前,浦发银行高管在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同样表示,“在政策层面,我们不介入‘地王’项目,对这个领域严格控制。”
同样的判断来自中信建投,该机构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中提到,高杠杆已经引起监管层的注意,有收紧的趋势;受政策层面影响,资本市场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是不足的。
其实,早在去年,已有机构开始展开收缩的实际行动。歌斐资产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合伙人王雪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已经收缩房地产增量市场的战线,而传统意义的增量市场多被认为是住宅市场。
对于收缩的原因,王雪泉认为,房地产增量市场价格上升速度过快。其透露,目前,歌斐资产针对增量市场基金存量规模已不足200亿元,是2014年高峰期的一半。
盯上存量土地市场
土地资源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行军打仗的粮草,兵马若动,必然粮草先行。公开市场以外的存量土地和城市更新成为企业拿地新的拓展方向。
景瑞地产一个团队18个月拿下9宗地,这样的战绩令人羡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土地无一来自公开招拍挂市场,而是并购端。
景瑞地产市场研发及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耿俊峰在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期间对外表示,景瑞地产回归一二线城市时,并未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公开市场,而是关注到了并购端。
当一线、二线城市逐渐进入存量市场,土地新增供应减少,存量土地和项目不仅仅是简单的土地拓展了,甚至承载着一个企业扩张甚至存活的战略。
“郑州旧改之王”升龙地产的一线扩张之路即是通过存量项目打开的。升龙集团副总裁郑州区域总裁肖浩燃对外表示,今年将重点发展上海区域,目前已圈定了两个项目均是城中村改造项目,且是合资方式。
升龙地产上海公司投资拓展部门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公司此前的确关注公开土地市场,但未有收获,现阶段已经转移到并购端了。
试图绕道存量市场的还有首创置业。在首创置业半年业绩会上,公司高管透露,深圳为新增布局城市,今年会进入。在进入方式上,该高管同时表示,既会参与招拍挂,也会考虑部分旧改项目。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包括金地、龙湖、万科等企业在内,均加大了对存量土地市场的关注,部分公司甚至新增专门的并购团队。
到热点城市投资
市场更集中,中小企业的份额在被蚕食,布局二线城市将是翻身之策,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当前的房地产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至今,上海成交的34宗住宅用地(剔除动迁用地)中,有12宗土地总价超出30亿元,19宗土地总价超出20亿元。
一线城市的高门槛将部分中小企业推向二线城市。一线城市项目总价高挡住了众多中小企业,最近几年,包括闽系房企和一直活跃于三线城市的房企纷纷涌向热点二线城市。
对于该种现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虽然热点二线城市地价处于高点,但是二线城市的产业和人口流入一直被看好,相对于地价较便宜的三四线城市,风险较小;虽然一线城市的风险更小,但一线城市的门槛太高,未来将更多是大企业的战场。
事实的确如此,今年以来,合肥、南京、苏州、天津等地今年迎来许多新晋企业。泰禾、祥生、鲁能、华发和东原均在今年的高点选择进入苏州市场。
平安证券数据显示,今年TOP10企业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末的11.3%提升至12.9%。龙头房企依靠强大的运营能力和灵活的战略布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严跃进表示,热点城市的门槛均在增加,如果企业此时不能趁机扩张,未来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被大企业甚至是中型企业蚕食。
但严跃进也提醒企业,应加快回流现金。近期政策收紧趋势愈发明显,特别是部分热点城市已经收紧贷款,也有银行表态收紧开发贷的情况下,高杠杆企业应该加快回笼资金并适度降低杠杆,以对应可能的政策风险。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