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押宝大尺寸液晶面板 TCL联合投资465亿建全球首条11代生产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8-31 00:5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瞬    

    ◎每经记者 吴瞬

    8 月 29 日晚间,TCL 集团(000100,SZ)发布公告称,集团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经信委)三方拟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共同投资建设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并设立G11项目公司,计划总投资约465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是目前全球世代最高、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主要用于生产43、65、70、75寸液晶显示屏,超大型公共显示屏以及OLED显示屏。这一项目正是TCL方面对旗下华星光电在大尺寸面板的有力补充。

    补上大尺寸短板

    TCL公告显示,协议各方拟共同投资建设一条月加工3370mm × 2940mm玻璃基板9万张的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G11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65亿元。G11项目将主要采用氧化物半导体、Cu工艺、POA、Super GOA技术、OLEDPrinting技术。项目计划于2016年7月启动基础性工程,2019年7月正式量产。

    对于投资的目的,TCL方面表示,公司已经在液晶面板领域建立了业内领先的竞争力,但在65寸等超大尺寸液晶面板上尚未布局。“近年来,液晶电视一直向着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华星光电11代线一旦建成,公司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上的产品组合将更加丰富。”

    此前TCL集团美国子公司也发布消息称,虽然传统显示器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但对大尺寸高分辨率面板的需求却很大;全球市场已经看到了主流电视尺寸的变化,对大尺寸电视机的需求预计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据了解,华星光电目前在深圳设有T1和T2两条8.5代生产线,是国内仅次于京东方的第二大面板厂,在全球排名第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华星光电投资11代线有其独特背景,有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国内电视平均尺寸快速扩大至46寸,高于全球平均尺寸。再过4年,若全球平均尺寸达到45.6寸,而中国预计达到50寸,因此未来三四年里,55寸、65寸甚至75寸都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一些公共服务如政务、机场、教育以及广告,都会催生大量的大屏需求。

    “就华星光电来讲,它的布局主要还是以TV为主,而TV的趋势就是大尺寸化,11代线就是针对65寸以上的市场。”市场调研机构IHS 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此前告诉记者,投资11代线实际上符合华星光电自身定位。

    大尺寸OLED暂无威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华星光电的11代线预计要在2019年才能实现量产,而目前有关下一代显示技术路线的讨论、尤其是OLED早已发酵多时,以韩国企业LG代表的众多企业正在全球力推大尺寸OLED面板。这些新技术是否会对华星光电造成影响?

    渤海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虽然韩国以及中国部分厂商大举投资OLED,但从目前来看,在中大尺寸电视面板领域OLED占有率依旧很小,且OLED的array制程段无论是LTPS还是IGZO良率依然不够稳定,未来五年内都无法和大尺寸LCD市场份额相比。

    张兵也认为,目前谈论OLED完全替代液晶面板仍然为时尚早。记者从一彩电业企业处获悉,大尺寸OLED目前市场占有率极小,且OLED面板仍然受制于产能,正处于缺货状态。

    渤海证券同时表示,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市面上的主流中大尺寸电视面板依旧会是以LCD为主,而目前面板产能逐步往我国转移,预计2018年中国将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以目前的供需状况看,我国大尺寸面板生产厂商短期内有望获益。

    2015年底,总投资400亿元的京东方TFT-LCD10.5代线项目和总投资15亿美元的康宁液晶玻璃工厂项目在合肥新站区同步开工建设。

    事实上,TCL方面在大力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时,同样也在对OLED进行布局。针对小尺寸面板OLED趋势,华星光电正积极在深圳4.5代实验线进行技术验证,同时在武汉建设4.5代实验线进行量产技术验证,针对柔性可折叠产品进行积极的技术准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延安燃气筹备赴港上市 陕天然气抢先机拟增资持股

    下一篇

    五粮液召集核心经销商调价:普五出厂价每瓶涨60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