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重庆市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显现。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左越
每经记者 左越
在新三板市场上,高新技术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实力,从某种程度上看,可以通过当地新三板的发展情况来体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重庆市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显现。
研发支出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早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重庆GDP的快速增长,科技当然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重庆经信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达25.1%,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而且支撑工业转型升级的高端细分行业,如智能装备、电子元器件、医疗仪器设备等行业产值增幅均超40%。
而研发支出这一指标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重庆的科创现状。
近年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以下简称研发支出)这一指标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的重要依据。这一指标具体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
2014年度,重庆研发支出201.85亿元,相比2010年累计增长了101.3%。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重庆2014年研发支出的投入强度(研发支出与GDP之比)为1.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而1.5线城市中,天津、杭州、苏州都超过2%,西安更是高达5.23%。
相比较来说,“武汉、西安这些城市的高校更为聚集数量众多,教育资源和高校排名也更靠前。”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科技处处长廖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科创的关键是人才资源,而高质量的高校资源则又是人才资源的重要保证。
从高校数量看,重庆有64所普通高校,这一数量在1.5线城市中并不算低,仅少于拥有82所高校的武汉市。但是,从211、985高校的数量来看,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为211高校,985高校则只有重庆大学。而在1.5线城市中,重庆也未能表现出明显优势。具体来看,在9座城市中,重庆的211高校、985高校数量均为第6位。
而从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数据来看,根据成都优易数据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重庆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共有16所,排在1.5线城市中的第7位。
另外,截至2015年底,重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8家,而武汉、南京、天津、沈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分别为21家、31家、12家和16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待塑造
“重庆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即使重庆汽车产业与信息产业两大支柱性产业,其龙头企业优势突出,但与之协同配套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和创新能力还有欠缺。”一位长期研究重庆经济的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这也是制约重庆新三板挂牌数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体现在挂牌企业上,即使信息服务业是重庆挂牌最多的行业,占全部的11.9%,但与全国近20%的占比相比较有较大差距。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也还处于培育阶段,这也是重庆在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不多的又一原因。但这正是重庆中小型企业今后发展的空间所在”。上述研究员如此表示。
而从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创新力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总报告》中提到,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重庆市“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显现,专利优势突出企业较少。”
数据显示,2014年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中,高校和企业的授权量最多,分别为421人次和377人次,科研单位授权量最少,高校和企业类型申请人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总授权量的八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891件,占国内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1.46%。而在专利申请中,重庆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也以高校类型申请人为主,高校占据了前8位,而企业类型申请人分散程度较高,尚未形成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