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人的爱情,也毁灭了人的想象力。”
每经编辑 吴若凡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邦地产”Real-estate-circle)
8月20日,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小说《北京折叠》成为了中国第二位获得“雨果奖”的作家(第一位获得这个科幻界重要荣誉的作家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
《北京折叠》创造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情景,书里的北京不知年月,空间分为三层,不同的人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第三空间是处理垃圾的工人,第二空间是中产阶级,第一空间则是城市管理者。
48小时的时间按照比例分配各三个空间的人。三个空间的城市在这48小时轮流露出地面,主人公老刀为了给收养的女孩交幼儿园择校费铤而走险从第三空间去第一空间给人送信。
这样的假设充满现实意义。可能很多人都在想象,若干年后的北京,人满为患,无奈之下设计者把城市空间分为三层,底层劳工、中产白领和富人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按不同比例分配着每个48小时周期。时间一到,北京折叠,下一个空间翻上地面,享受有限的“露天”生活。
“反乌托邦设定,既有现实感又有科幻感,比较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和欣赏。”这是《北京晨报》的评论。
而在邦爷看来,《北京折叠》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了我们未来的某一些侧面,比如三个空间背后的三个阶层,他们是现在已经拥有房子的人(第一空间),经济适用房拥有者(第二空间),没有房子和即将买房的人(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的人,也可以被称为“无房一族”,他们的当下,只有租房一条路可走。他们将大部分的收入都贡献给了房东,若不考虑收入增长,这导致的就是“有房的人更富了、没房的人更穷了”,由此,一个连锁反应也产生了:
因为高房价/高房租挤压了可支配收入,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范围和自由度可能会受到压缩,特别是“一线漂”一族,他们的“社会边缘感”或许会越来越浓,导致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而他们的下一代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可能受到极大的制约。这会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这一代人会怪上一代人对他们缺少投资,同样,下一代人也会怪这一代人没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机会。谁想,几代人之间的某些尴尬,就仅仅因为一个元素——高房租/高房价。
是的,大城市很美好,但大城市里面他们的生活却难言美好,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让人陷入贫困陷阱无法自拔。
西班牙《世界报》的一段话就让邦爷久久无法释怀,分享给大家: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人的爱情,也毁灭了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
而今,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文中观点为受访者言论,和邦地产立场无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