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孟庆建
每经记者 孟庆建
对魅族发起诉讼之后,专利巨头高通先后与国内销量排名第二、第三的OPPO、vivo签下3G、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OPPO、vivo试图建立与出货量匹配的专利数量,与LTE网络最大的专利厂商续约,扫平阻力后更觉轻装上阵。
连同华为、小米等品牌,目前高通在中国市场还收到了其他110多家公司专利费。随着中国手机尤其是中高端手机品牌崛起,中国市场重新成为高通攫取利润的最大市场,走过2015年低谷后,高通股价相比今年初已经上涨近50%。
在对外声明中,高通特意强调了与OPPO、vivo签署协议与其向发改委所提交的整改措施条款相一致。但多家国产手机品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比此前专利费用比例虽然略有减少,但整改后的高通签约条款仍然称不上公正合理。
“按整机收取不合理”
时间拨回到2015年2月,接到发改委巨额罚单的高通却表现得十分高兴,从今天来看,高通相当于在中国获得了一张合理取得专利费用的通行证,与去年初期相比,主要的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几乎都实现了翻倍。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高通已经重新与包括华为、中兴、TCL、小米、奇酷、天宇朗通、海尔、联想、格力、酷派等在内的超过110多家国内手机厂商、零部件厂商、模块厂商达成新的专利许可协议。此次与OPPO、vivo达成协议,让那些还没有签署专利协议的手机公司,压力越来越大。
上个月高通将魅族告上了北京知识产权法庭,要求魅族为其使用的高通专利付费。显然魅族对高通按照发改委要求整改后的专利条款仍然不满意,但是有此前已经签约的手机企业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当下,高通已经是国产手机绕不过去的一堵墙,魅族迟早会妥协。
尽管有这么多企业接受了按照新条款向高通交付专利费,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认可了高通条款的合理性。
“目前高通按照整机3模机型3.5%、5模机型5%的比例收取专利费用,但是对中高端手机来说,芯片以外,其他零部件成本都在上升,合理的方式应该是按照芯片比例收取,比如我们生产的手机外壳镶嵌了一颗钻石导致整机价格高升,这时候如果按照整机收费显然是不合理的,中国高端手机产品目前就面临这种问题。”一位国产手机品牌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OPPO知识产权总监Adler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OPPO一惯支持保护知识产权,并愿意为此付费,之前持续在和高通进行专利许可谈判,以保证双方合理利益均不受到侵害,所以中间耗时较长,期间谈判主要围绕的问题也是手机成本上升,希望能够拿到更有利的条件。
“我们认为还有更合理的方法,即便不能完全按照芯片收费,也可以把所有LTE专利技术建立专利池,手机品牌按一个固定比例向专利池平台付费,然后高通、爱立信、华为等通信企业按照核心专利数占比,从专利池收取的费用按比例分配,减少企业成本。”Adler表示。
中国品牌的专利策略
尽管发改委要求高通在中国停止强制要求手机企业接受“反授权协议”,但是还有不少专利技术积累较少的手机企业自愿加入到“反授权协议”俱乐部,高通对这部分企业仍然发挥着保护伞的作用,这一作用放在海外效果更强。与高通签署协议的国内中小品牌接收到竞争对手提出专利问题时,会向高通寻找保护。
但是LTE专利技术实力雄厚的不止高通,目前国内手机企业基本上也都收到了来自爱立信的专利谈判协议,甚至一些小型的国际专利运行公司也在不断寻求专利授权费用。
除了华为、中兴在通信专利方面有丰厚的技术储备之外,国内多数手机企业通信专利匮乏,面对众多寻求专利收费企业,国产品牌相比利润率在30%以上的苹果,专利费用压力较大。OPPO在专利的市场策略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中国品牌的做法。
Adler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OPPO专利市场策略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购买和研发积累有效专利,通过专利形成相互制衡或零交叉,截至7月底,OPPO拥有专利数量超过8300件,2015年专利授权数量排第二位,在美国、欧洲、日韩等海外地区购买数十种有效专利,每年为专利积累投入数亿元人民币;另外,对高通这样绕不过的专利公司采用专利交叉授权、或者付费方式沟通解决;第三,对专利运营公司直接对抗。
Adler表示,OPPO储备专利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随着政府越来越鼓励市场竞争,为防止竞争对手诉讼会采用针对性的专利储备和收购,比如在欧美市场购买一些核心通信技术,积极参与5G技术研发,对能够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形成制衡。
Adler认为,趋势上看,国内品牌专利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目前国内还没有禁止销售的法律条款,但是政策上看,政府会越来越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竞争,OPPO期望通过自有专利申请和储备,形成专利防御护城河,后续能够与高通、竞争对手等进行专利交换或购买,实现技术共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