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牟璇
从今年上映的电影来看,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众多公司仍然为了争夺IP不惜耗费天价,打得头破血流,但事实上,今年上映的“IP电影”却并未“火”起来,甚至更是有不少IP转换的电影还处于亏钱的状况。当观众开始对同质化的IP作品感到疲劳,IP热还能持续吗?
从去年开始,“IP电影”以燎原之势攻占了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等重要档期。一时之间,一首歌也能成为IP,出现了《栀子花开》《同桌的你》等以音乐改编的电影;广播剧也能改编成电影,例如《张震讲鬼故事》;话剧改编成的电影包括《十二公民》《恋爱排班表》等;当然还有最受读者喜爱的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例如以鬼吹灯改编的《九层妖塔》和《鬼吹灯之寻龙诀》。
不过,相较于去年“IP电影”既赢得关注度又普遍能够赢得票房的现象,今年的“IP电影”尽管数量仍然较多,但真正“火”起来的却屈指可数,有些甚至是亏钱的。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去年“IP电影”《寻龙诀》最终取得了16.82亿元的票房,在豆瓣也获得7.6分的较高分;《港囧》16.13亿元票房,豆瓣5.8分;即使豆瓣评分仅为4.1分的《栀子花开》总票房也有3.79亿元。
但从今年来看,艺恩智库数据显示,表现最好的“IP电影”《致青春2》的票房仅有3.35亿元,《谁的青春不迷茫》票房1.80亿元,《睡在我上铺的兄弟》1.28亿元票房……
这些由知名IP改编的电影今年的票房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并且口碑也并不突出,《致青春2》的豆瓣评分仅为4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豆瓣评分5分、《谁的青春不迷茫》评分稍高,有6.5分。
尽管“IP电影”已经明显降温,但目前IP热的现象却依然持续着。此前华谊兄弟CEO王中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提到:“今年初有个访问很有趣,说网络文学前100名的版权早已经被卖完了。”他还透露“一个大神写的东西,只发布了他要写这个,还没写,就几百万上千万被买走了。我有采访这些买家,就不透露姓名了,我说你打算怎么样,他说这个很简单,网络游戏的开发我已经卖了,电影华谊兄弟要不要,我可以多少钱卖给你,然后网剧我再卖给谁。”
这或许正能体现出目前抢IP的火爆。
不过,如果IP没有孵化出成功的作品,如果花费巨资买来的IP却让企业难以盈利,那么IP热还会持续多久呢?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很多IP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内容支撑,《致青春2》也没有特别大的IP影响力。再加上现在电影主力消费人群有很大的变化,文化的迭代、互联网的迭代速度都很快,很难有一个IP可以一统江湖的,所以光靠IP想拥有稳定的消费人群并不可行。与此同时,有些题材看一部电影就行了,但是如果非要拍这么多部同质化严重的电影,消费者便不会持续为此买单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