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飚起来的次新股,那彪悍程度是你无法想象的,从今年次新股指数的走势来感觉下:
从年初至今,次新股指数涨幅最高逾200%,而同期上证指数跌逾15%,可以说今年的次新股秒杀大盘,又或者可以说,今年的次新股炒作极度疯狂,当仁不让的成为2016年A股的头号大热门。
次新股的炒作逻辑一:
流通市值小
相对于其他普通个股,较小的流通市值配合市场对次新股的热情,短期内将次新股股价推上去实在是SO EASY!
从7月涨幅前十的次新股排行来看,十只个股在本月的涨幅均超过200%,从流通市值对比来看,只有盛迅达一家流通市值超过一百亿,其他流通市值均在一百亿以下。
次新股的炒作逻辑二:
筹码分散、无套牢盘
自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新股的中签率变得非常低,这就使得次新股的筹码变得非常分散,手上有筹码的散户因获利较容易一般是不会轻易交出筹码的,而机构或者庄家也就没有足够的筹码去洗盘、砸盘。
次新股都是近一年内上市的股票,股价一般都处于强势上涨中,相对于老股来说,套牢盘较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这就杜绝了因为套牢盘解套出逃对股价造成打压的现象。筹码分散及无套牢盘,非常的适合大资金推动次新股的股价上行。
次新股的炒作逻辑三:
成长性高
一些处于科技、互联网等行业的次新股都具有业绩好、增长性高的特点,这为股价提供了有利支撑。比如在7月份上涨了222.63%的次新股盛迅达具备互联网网游,手机网游概念,这些都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产业,再加上公司自身品牌优势明显,被评为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业内知名度极高,这些都为股价暴涨提供了一些支撑。
炒作热潮渐退:
谁在裸泳?
涨得有多疯,跌起来就有多狠,任何被疯炒的板块总有退潮的一天。7月27日当天,大盘下跌1.91%,次新股指数大跌7.42%,跌幅远远低于大盘。在101只次新股中,7月27日上涨的仅有11家,跌幅5%以上的达80家。
事实上,从7月15日次新股指数创新高之后,次新股的热炒已开始呈现消退迹像,并从7月20日起加速下滑。从7月20日至7月27日,次新股指数在6个交易日跌逾12%。
而次新股今年的暴涨暴跌行情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6月30日,维宏股份等5只热门次新股突然宣布停牌自查,原因均是涨幅较大。在许多私募人士看来,涨幅较大的次新股集体停牌,释放出监管层为次新股炒作强行降温的信号。由于次新股流通市值小、筹码分散,因而在次新股的炒作过程中,往往更容易产生暴涨暴跌的风险。次新股俨然已经成为今年市场的龙头板块,如果不加以控制,泡沫破灭的时候,公司股价就会遭遇重挫,将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投资风险甚至可能对大盘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也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
7月26日,深交所发布《落实全面监管,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深交所贯彻依法从严全面监管之三》把这一场监管风暴进一步推向了高潮。深交所提到,针对“虚拟现实”、“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资本系或合伙企业入主上市公司等热点题材,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准确、完整地披露具体侑况和对公司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揭示,同时细化复牌、内幕交易核査制度,坚决遏制市场炒作。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次新股,但监管层打击市场炒作之风的决心显而易见。而次新股作为处于风口浪尖的热门龙头板块,在严厉监管之下,炒作资金也开始有所收敛,一些次新股也开始褪下华丽的外衣,而一些次新股的高市盈率及业绩低成长也开始被广大投资者所诟病。
从7月15日至今,跌幅超过15%的次新股有31家,从市盈率来看,大多个股在100倍以上。盈利方面,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率超10%的有13家,其中百利科技的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率最高,达111.21%,但这样的高增长率却是建立在低基数的基础之上,该股一季度的净利仅为204万元,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去年同期的净利也就不到100万元。
随着次新股炒作的热潮逐渐消退,一些涨幅过大而业绩下滑的次新股或许将被资金抛弃,为此,小编整理了今年以来涨幅超100%而一季报净利下滑的个股,供投资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