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费高增长的上半年,保险业的利润却并未同步爆发。7月28号,保监会就保险一季度运营情况进行通报。保监会数据显示,受资本市场一季度快速下挫和费用上升影响,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较一季度有所改善。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记者 袁园
在保费高增长的上半年,保险业的利润却并未同步爆发。
7月28号,保监会就保险一季度运营情况进行通报。保监会数据显示,受资本市场一季度快速下挫和费用上升影响,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较一季度有所改善。预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4.05%,降幅较一季度略有收窄;行业资金运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保监会相关人士分析,上半年保险业业绩下滑主要是受资本市场、股市等因素影响。而对于下半年保险业的发展,保监会相关人士认为,下半年利差风险仍会比较突出,增加险企在资产配置方面的难度,而且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还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五成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02个百分点。财产险业务增速放缓,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01.97亿元,同比增长7.07%,增幅同比下降3.83个百分点;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1.02亿元,同比增长45.02%,增幅同比上升23.75个百分点。其中,新单业务同比增长69.55%,增幅同比上升32.8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保费的快速上涨并未给险企的收益带来太大变化。相反,受资本市场一季度快速下挫和费用上升影响,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较一季度有所改善。
据悉,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055.86亿元,同比减少1241.99亿元,下降54.0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投资收益的下降主要是受资本市场影响,整个行业是减少了一千多亿元,其实仅股票和证券类基金投资方面就减少了两千多亿元。”保监会统计信息部统计管理处调研员、副处长段海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外在投资环境的恶化是险企经营效益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上半年险企在银行存款、债券和权益类投资方面的收益均出现下滑。上半年,银行存款和债券余额合计65683.67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52.28%,实现收益1428.9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6.19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合计16959.44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13.50%,实现收益241.44亿元,同比减少2612.10亿元。
“权益类投资方面的收益和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是导致险企收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某险资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货币政策的宽松和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得十分厉害。
除却外在因素,段海洲还认为,产险机构收益的下滑跟当下推行的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有一定联系。“在商车费改的推行中,产险的费用支出是上升的,导致承保率有所下降,这一块业务对产险企业的收益有一定影响。”
下半年利差风险依然突出
无论是因为外在宏观环境因素还是其他因素,险企上半年的业绩已成定局,想要拉高整年的经营收益,只能在下半年发力。那么,监管部门是如何看待下半年险企的整体运营和保费发展的呢?
“根据上半年的数据来看,通报情况中变化比较大的就是保险业经济效益受资本市场影响很大,呈现出收益幅度下降的趋势。”段海洲认为,当前低利率的环境,对保险业的资本配置影响比较大,而且还会继续影响险企的资本配置。同时,段海洲预测,下半年利差风险仍会比较突出,增加险企在资产配置方面的难度,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还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
与投资收益不同的是,监管部门对下半年险企的保费规模持有预期。数据显示,上半年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大幅增长,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504.41亿元和2359.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45%和89.37%。“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下半年普通寿险业务、健康险业务仍然会继续增长。”段海洲表示,这主要是受普通寿险费改、税优健康险政策和产品推出的影响,并预测普通寿险,尤其是健康险强劲的增长势头会被延续。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来推动健康险的发展。特别是个人税优健康险产品的出台,更成为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契机,险企、社会资本纷纷布局。保监会有关数据显示,超百家险企相继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2300多种产品涵盖了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
“如果用30%增速来算,2020年整个健康险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九千亿的水平。”埃森哲咨询公司的咨询总监张志刚在招商信诺精英智选员工团体医疗保险计划发布会上表示。多个业内专业也表示,未来10~20年是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黄金时期,将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