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泰达宏利: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发展之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27 03:49

    2016年也是国内合资基金公司正式成立以来的第14个年头,位列首批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2002年6月正式创办的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泰达宏利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547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超过350亿元,在国际投资业务上也颇有斩获;具有公募基金管理、专户管理和QDII等业务资格,具备综合管理多元化资产的能力;成立以来,4度获得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旗下管理了32只公募基金,14次获封金牛基金产品。

    今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诞生的第18年,换言之,基金行业将在今年迎来它的“成人礼”。除了实力雄厚的本土基金公司颇受瞩目之外,在数量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合资基金公司发展也相当吸引眼球。它们就像是两块拼图,合在一起才完整地呈现了公募基金行业从无到有、从蹒跚起步到万亿元规模的全貌。

    2016年也是国内合资基金公司正式成立以来的第14个年头,位列首批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2002年6月正式创办的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泰达宏利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547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超过350亿元,在国际投资业务上也颇有斩获;具有公募基金管理、专户管理和QDII等业务资格,具备综合管理多元化资产的能力;成立以来,4度获得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旗下管理了32只公募基金,14次获封金牛基金产品。

    提到合资基金公司,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领先的投资策略和公司经营理念,以及相对于大券商系或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本土渠道资源方面可能存在的短板。从这个角度来说,泰达宏利在扬长避短、博采众家之长和兼容并包实现快速发展这方面称得上典范,该公司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多样化的发展历程

    要论发展历程的丰富和多样性,行业内很少有基金公司能与泰达宏利相提并论。

    翻开泰达宏利过往的履历,初看都会觉得有点眼花缭乱:2002年6月,泰达宏利的前身湘财合丰基金公司成立;2004年1月,荷兰银行参股,更名为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成为业内首批成立的合资基金公司之一;2年之后也就是2006年的4月,湘财荷银完成股权变更,并更名为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3月,更名为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为大家熟知的泰达宏利。

    这样的变更频率,不可谓不频繁,而这也是很多合资基金公司对自己的股权变更讳莫如深的主要原因。不过,泰达宏利显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作为一家善于博采众家之长的基金公司,泰达宏利可以说把每一次变更都视为一次蜕变、每个阶段都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并且将这些经历融会贯通、刻入该公司基因,最终成就了今天兼容并蓄、全方面多维度发展的泰达宏利。

    以该公司目前的两大股东之一——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为例,该集团是加拿大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成立于1887年,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具有良好的风控文化和经营稳健的基因。目前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已经拥有9家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合计超过370位投资专家,并且与泰达宏利本地的投研团队每月都会举行交流会议。

    这样的股东背景无疑使泰达宏利在开展国际业务方面自带先天优势。正如其总经理刘建所说,这是该公司“做大国际业务的基础”。

    不仅如此,泰达宏利在每个阶段都结合当时的优势推出了革新行业的产品。例如,在荷兰银行参股后成功发行了第一只股票型基金——湘财荷银行业精选基金,一年之后又发行了湘财荷银货币市场基金,首募规模超过46亿份,创当年货币基金首发规模第一;在泰达荷银时期推出了首只创新基金组合——泰达荷银安利宝,买一只相当于买四只基金的方式,对整个行业和资产配置的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成为泰达宏利之后,凭借宏利金融的优势推出了QDII基金,并在养老系列产品和量化策略产品的设计方面颇有借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泰达宏利基金的量化产品收益表现不俗。其中,截至2016年6月30日,泰达宏利中证500基金最近2年、3年的业绩在被动指数基金中均排名第一,其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86.34%和118.04%,相当惊艳。泰达宏利逆向策略等主动管理的量化产品,业绩也都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在历史的河流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看划船的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出击、拥抱挑战。泰达宏利显然选择了后者,因此不仅划出了相当丰富精彩的一段,也为此后漫长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构合作优势突显

    去年履新的刘建和泰达宏利本身具有非常相似的气质。在银行、券商都有过多年从业经历,意味着相比其他基金公司高管,刘建和金融机构有着更广泛的接触,合作经验也更加丰富,宏观视野自然更为开阔,而这也有利于他以更全面的思维来理解基金行业、做出颇具远见的谋篇布局。

    在刘建看来,银行近两年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大资产管理行业里发展得最快的,规模至今已经累积到18万~20万亿元。“这么大的规模,我们相信他们的资产配置不能完全统一分配到信贷市场,而需要资产管理机构来提升整体募集资金的投资效率。更多的资金将来会交到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手上,因此我们下一步也会重点与银行在权益类、债券类甚至在PE业务上展开充分的合作,子公司成立之后,产业基金的发展也会是一个主力方向。”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方面,公募业务、国际投资业务纷纷开展得如火如荼;另外一方面,针对特定客户群体开展的专户资产管理业务也迅速扩张,规模从2011年的7亿元左右升至2015年的189.6亿元,涨幅也是相当惊人。这方面客户主要包括银行理财资金池、高净值个人客户和保险资管等机构,对于基金公司在金融机构间合作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在这个时候,泰达宏利多元化发展历程,以及融合多类金融机构基因的优势便突显得淋漓尽致。

    “作为公募基金,如果仅将着力点放在零售业务上,将会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从行业发展来看,随着养老金、企业年金等大资金的投资途径拓宽,以及银行理财规模不断扩大,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还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因为基金公司的优势就在于挖掘资产和资产定价。”刘建同时表示,还将在考核机制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专户业务继续向前迈进。

    掘金“多层次资本市场”

    所谓“资产配置荒”,是指国内金融体系中,有大量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品。从去年开始,这个话题就频频被机构和投资者提及,优质的投资标的也成为“香饽饽”,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对此,刘建的建议是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去掘金。

    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而机构要做的,就是尽量去服务于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从中找到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

    举个例子,基金公司可以让自己的业务“向上游走”,做股权PE或新三板市场;也可以“向下延伸”,做并购基金和其他更多尝试。刘建表示,“这样才是比较健康的,同时也提供了新发展机会。”

    为此,泰达宏利目前正在向证监会申请基金子公司牌照。刘建透露,该公司将更多地从投资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角度,来设计基金子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方向,这又是体现泰达宏利合资优势的时候了。“希望利用股东的优势,将海外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带到国内,开发几款目前业内还没有的养老产品,这是我们今年的业务方向。”

    “优质资产缺乏的当下,资金没有好的出路,大量的资金追逐少数优质的资产,导致它们的估值虚高。这就要求机构投资者要不断权衡利弊,同时要有耐心,定力要强,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刘建总结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公募18年规模猛增 为何掌声平平

    下一篇

    定投大赛渐入佳境 逆袭选手暂时稳坐江山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